十二月二十六日出郊访无畏诗禅暮归奉寄

寒郊独往兴悠哉,问讯山翁破腊回。

犀轴冰寒苕水句,衲衣雪暗锦营埃。

归时烟树鸦声集,望处溪窗山色来。

此意儿童终不觉,闭门脱屩拂莓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在寒冷的郊外独自漫步,心情格外愉快,去问候山中的老翁是否已度过寒冬归来。
他取出珍藏的犀角轴书,上面有冰冷的苕水诗句,穿着破旧的衲衣,雪花覆盖如尘埃。
归途中,烟雾缭绕的树木间鸦雀归巢,眺望之处,溪边窗户映照着山色而来。
这份心境,孩子们终究难以理解,我关门脱鞋,擦拭莓苔,享受这份宁静。

注释

寒郊:寒冷的郊外。
兴悠哉:心情愉快。
山翁:山中老翁。
破腊:度过寒冬。
犀轴:犀角轴书。
冰寒:冰冷。
苕水句:苕水相关的诗句。
衲衣:破旧的衲衣。
烟树:烟雾笼罩的树木。
鸦声集:鸦雀归巢。
溪窗:溪边窗户。
山色来:山色映照。
此意:这种心境。
儿童:孩子们。
脱屩:脱鞋。
莓苔:莓苔覆盖的地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独自郊游的画面,充满了宁静与自然之美。诗人在寒冷的郊外漫步,心情悠哉,仿佛与大自然进行着深层次的交流。

"问讯山翁破腊回"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尊重和向往,以及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犀轴冰寒苕水句"则生动地描绘了冬日溪流结冰的景象,"衲衣雪暗锦营埃"更是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衲衣与雪色之间的差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华丽的氛围。

"归时烟树鸦声集"透露出诗人归途的心境,烟雾缭绕之中,偶尔传来几声鸟鸣,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一丝生动。"望处溪窗山色来"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和赞美。

最后两句"此意儿童终不觉,闭门脱屩拂莓苔"寓意深长,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回归自然的心境。儿童的天真烂漫与诗人对自然之美的领悟形成了对比,而"闭门脱屩拂莓苔"则是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描述,表达了一种隐逸自得的人生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郊游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483)

毛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字:泽民
  •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 生卒年:1056——?约1124

相关古诗词

上元夜

翠辇遥窥日角丰,阳光浮喜散云同。

海山不动双龙矫,天信频颁一鹤通。

胡越照临清景内,唐虞消息笑声中。

六街鼓舞谁能强,三尺儿童识帝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上执政

廊庙无尘鉴色寒,私门谁启手亲关。

万邦和气君臣里,一代文章伯仲间。

多士扬眉诣东閤,真人拱手倚南山。

青天白日才亭午,不遣云随霰雪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上林内翰二首(其二)

短褐风霜可奈何,懒求长袖舞阳阿。

九迁行辈青云满,百谪形骸白发多。

束带壮怀浑龃龉,角巾闲约亦蹉跎。

山公有意相题目,季绪无容独诋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