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亭

万叠岚光冷滴衣,清泉白石锁烟扉。

半山落日樵相语,一径寒松僧独归。

叶堕误惊幽鸟去,林空不碍断云飞。

层崖峭壁疑无路,忽有钟声出翠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幽静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山中寻幽探秘、心灵寄寓的意境。

"万叠岚光冷滴衣"一句,以“万叠”形容连绵不断的山势,“岚光冷滴衣”,则描绘出山间清冷的气氛,仿佛连天然之物也被这份寂静所沁湿。

"清泉白石锁烟扉"一句,通过“清泉白石”突显了自然景观的纯洁无瑕,而“锁烟扉”则意味着这里与外界隔绝,形成了一方宁静之境。

"半山落日樵相语,一径寒松僧独归"两句中,“半山落日”写出了时光流转和空间位置的交错感,而“樵相语”则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紧接着,“一径寒松僧独归”则勾勒出一个孤独行者在荒凉之地寻觅心灵栖息所。

"叶堕误惊幽鸟去,林空不碍断云飞"两句,诗人通过“叶堕误惊幽鸟去”,表达了对自然生灵的尊重与关怀;而“林空不碍断云飞”则描绘出一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美好画面。

最后,“层崖峭壁疑无路,忽有钟声出翠微”两句,通过“层崖峭壁疑无路”,诗人表达了对深山古寺所在之地的探寻与困惑,而“忽有钟声出翠微”则是意外听到寺庙中的钟声,仿佛指引着迷茫中的行者。

整首诗通过对视觉、听觉和心灵体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与内心平静的过程。

收录诗词(205)

于石(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归兴

归欤高枕寄林泉,安用悲歌行路难。

君子患无真气节,世人空笑旧衣冠。

雪深处士梅花屋,月冷先生苜蓿盘。

谁谓家贫无一物,床头三尺剑光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白沙昭利庙

百战收功老故山,寒溪怒涌白沙泉。

云台不与四七将,庙食何传千万年。

香冷谁能燃汉火,水流空自溉吴田。

愚民不识前朝事,浪说神能驾铁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伊昔(其四)

伊昔西湖外,清阴九里松。

天低深雨露,风怒走蛟龙。

林霭通樵径,山云隔寺钟。

何时一行乐,重到北高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伊昔(其三)

伊昔西湖里,娉婷十里莲。

香凝花上露,影落镜中天。

枕簟水亭雨,笙歌月夜船。

双鸳不解事,常傍翠阴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