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裘换酒.舟中作

离别今番苦。记前朝、桃花林下,叮咛细语。

忍泪低眉含笑立,声则半吞半吐。

今夜里、伊人何处。

偏是新来清梦少,怕咿唔、耳畔吴娘橹。

心憔悴,声凄楚。月明一棹临江渚。

正两岸、人家都静,隆鼕三鼓。

此际推篷回首望,望尽迷离烟树。

剪不断、柔丝千缕。

遥忆江淹曾赋别,便消魂、未必能如许。

天欲晓,愁难去。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貂裘换酒.舟中作》由清代诗人潘西凤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一位旅人在舟中的离别之苦与思念之情。

开篇“离别今番苦”,直接点出主题,离别之痛,难以言表。接着回忆起前朝在桃花林下的叮咛细语,那温柔的叮咛,如今却只能在记忆中回响,让人不禁心生哀愁。忍住泪水,低垂着眉眼,含笑而立,这份克制与坚强背后,隐藏着多少不舍与无奈。

“今夜里、伊人何处”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夜深人静之时,伊人的身影在何方?这份对远方爱人的牵挂,让人心绪难平。紧接着,“偏是新来清梦少,怕咿唔、耳畔吴娘橹”,表达了主人公因思念而难以入眠,耳边仿佛响起吴娘摇橹的声音,更添了几分愁绪。

“心憔悴,声凄楚”直抒胸臆,将内心的痛苦与哀伤表现得淋漓尽致。月光洒满江面,舟行于江渚之上,两岸人家静谧,只有隆隆的鼓声打破夜晚的宁静,更显出离别的孤寂与凄凉。

“剪不断、柔丝千缕”运用比喻手法,将思念比作千丝万缕的柔线,无法割舍,形象地描绘了思念的缠绵与复杂。最后,“遥忆江淹曾赋别,便消魂、未必能如许”,借用典故,引出对历史中离别场景的联想,表达出即便是在古代,离别也同样是令人肝肠寸断的。

“天欲晓,愁难去”收尾,天边即将破晓,但心中的愁绪却难以散去,预示着离别的痛苦将伴随主人公度过漫长的时光。

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细腻,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深刻地表达了离别之苦与思念之情,读来令人动容。

收录诗词(10)

潘西凤(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江东去.秋夜同汪清涟宿程敬庵、姚笑夫山庄,用陈检讨韵

河干唤渡,向同侪、村馆索浮大白。

直令狂奴横醉眼,画出江东笨伯。

衣上沾霜,榻边留月,骨与酸风敌。

莫谈往事,大非旧日胸臆。

久矣付与浮云,皆缘计早见,弹求鸮炙。

此际徒然言亦耻,冷彻神魂如雪。

枕藉三更,梦寻一觉,鼓柝声偏急。

依依不寐,空阶冷翠堪拾。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惜分钗.题颠道士画寒林访友图

消魂处。斜阳路。一閒亭子三株树。更魂消。小溪桥。

人拖竹杖,我挈诗瓢。摇。摇。寒山外。人还在。

楼边竹里听清濑。到前村。扣柴门。

无言握手,一笑开樽。醺。醺。

形式: 词牌: 撷芳词

鹊踏花翻.对月次张允宜韵

咄尔风流,春宵对月,凭栏谁解心头话?

知情算有寒梅,屈曲清幽,斜描一影窗边挂。

碧天如此好时光,美人不见来林下。

深夜人月,依依入画。到头只有情无价。

愧我落索江乡,心长袖短,难卜功名卦。

而今花月任嫣纤,举头生恐姮娥骂。

形式:

拜星月慢.己亥中秋与友人话旧

月正当头,人逢知己,那似今朝俱有。

岂不谈情,却拖人搔首。

记当日、是柳和花月夜,此际阿侬分手。

重问清虚,去广寒宫走。且挥杯、且酹姮娥酒。

这时节、说也难为口。半世落索飘萧,苦掣书生肘。

事无成、徒令言之丑。凄凉杀、天也凄凉瘦。

君不见、月到明朝,要团圆非旧。

形式: 词牌: 拜星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