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

饥鼠号多似诉愁,破囊空惯已无羞。

閒来点检幽居事,鶗鴂声中又一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起床时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首句“饥鼠号多似诉愁”,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饥饿的老鼠在清晨的哀鸣,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忧愁。老鼠的饥饿与愁苦,反映了自然界生命的脆弱与艰辛,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不易。

次句“破囊空惯已无羞”,则通过描述一个破旧的钱袋,已经习惯了贫困的生活,不再感到羞耻。这句诗揭示了生活贫困的常态,以及人们在长期的贫困中逐渐适应和接受现实的心态。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坚韧与适应能力,也隐含了对社会贫富差距的反思。

第三句“閒来点检幽居事”,表达了诗人闲暇时对幽静居所中事物的细心检查与品味。这里的“幽居”不仅指物理空间的宁静,更象征着心灵的避世与自我反省。通过“点检”这一动作,诗人展现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热爱,以及在日常琐事中寻找乐趣和意义的态度。

最后一句“鶗鴂声中又一秋”,以自然界的鶗鴂(即杜鹃)啼叫作为背景,预示着秋天的到来。鶗鴂的叫声往往被赋予悲凉的意味,此处则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生命循环的自然规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时间的独到见解,以及在平凡生活中寻找美好和意义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宿洪崖观

云山不受壮心降,无限西风撼客窗。

应是夜深知月出,却收风雨入清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江]韵

雪岭遇雨

天为西游饷我晴,野花啼鸟效平生。

今朝雪岭初逢雨,应是郎山带帽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故园寒食

一抔新土寄馀哀,故老相邀信步来。

行到水西村尽处,桃花无数未全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闻角

人间无物比悠扬,谁道一声随夜长。

馀哀到晓无寻处,吹作南湖十里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