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角

人间无物比悠扬,谁道一声随夜长。

馀哀到晓无寻处,吹作南湖十里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闻角》是元代诗人刘因所作,通过“闻角”这一主题,描绘了深夜中角声悠扬、回荡的情景,以及它带给人们的哀愁与思绪。

首句“人间无物比悠扬”,开篇即以“悠扬”二字点题,强调角声的独特魅力,认为在人间所有事物中,没有哪一种声音能与之相比,突出了角声的高雅和深远。

次句“谁道一声随夜长”,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角声持续时间之长的感慨。夜晚本已漫长,而角声似乎更添了几分悠长,让人心生无限遐想。

第三句“馀哀到晓无寻处”,将情感进一步深化。随着夜色渐深,角声带来的哀愁也逐渐弥漫,直至天明,却难以寻觅其踪迹,暗示哀愁如同这角声一般,无形无影,却深深烙印在人心中。

最后一句“吹作南湖十里霜”,以视觉形象结束全诗,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景象。角声仿佛化作了霜,覆盖了南湖十里之地,既形象地描绘了声音的广阔影响,又暗含了哀愁如霜般寒冷、凝重的意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角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声的敏感与感悟,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情感。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邃,体现了刘因诗歌的独特风格。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霜落

霜落清江一夜秋,觉来明月满江楼。

酒醒人散夜将半,花上鸟啼空自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戏题李渤联德高蹈图四首(其一)

扊扅炊罢补麻衣,习取禁寒抗老饥。

幸自伯鸾无识者,对人不必案齐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戏题李渤联德高蹈图四首(其二)

求人谀鬼果何为,翻忆谋亲入仕时。

寄谢韩公莫相挽,山妻元不解啼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戏题李渤联德高蹈图四首(其三)

伦理天生有自然,莫言家累损清閒。

何人会我图中意,说似阳城与鲁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