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观里初晴竹树凉,闲行共到最高房。
昨来官罢无生计,欲就师求断谷方。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初晴后游览竹林,闲逛至最高的楼房之景。昨日官职未果,无所事事,心中充满了无奈与迷茫。诗人表达出一种想要寻求超然世俗的愿望,欲向道士学习,追求一条解脱之道。
“观里初晴竹树凉”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竹林在初晴后的凉意中显得格外清爽,这是对心境的一种映射。
“闲行共到最高房”则表达了诗人游历之余,寻找高处以望远方的心情。这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深处的向往。
“昨来官罢无生计”一句,透露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失意与无奈。官场失意,仕途未遂,让诗人感到前途渺茫,没有生机。
“欲就师求断谷方”则是诗人在遭遇挫折后,想要寻找一条超脱世俗、解脱烦恼的道路。这里的“师”指的是道士,而“断谷方”则是一种修炼之法。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与超脱世俗的向往,是一首蕴含深意的作品。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一去潇湘头欲白,今朝始见杏花春。
从来迁客应无数,重到花前有几人。
千枝花里玉尘飞,阿母宫中见亦稀。
应共诸仙斗百草,独来偷得一枝归。
九色云中紫凤车,寻仙来到洞仙家。
飞轮回处无踪迹,唯有斑斑满地花。
喜作闲人得出城,南溪两月逐君行。
忽闻新命须归去,一夜船中语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