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绕城观荷花,登岘山亭,晚入飞英寺,分韵得「月明星稀」四字(其二)

清风定何物,可爱不可名。

所至如君子,草木有嘉声。

我行本无事,孤舟任斜横。

中流自偃仰,适与风相迎。

与杯属浩渺,乐此两无情。

归来两溪间,云水夜自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清风究竟是什么,美好得无法用言语形容。
它所到之处如同君子,让草木都发出美好的声音。
我本来就没有事情,独自驾着小船任由它随意漂流。
我在江心随波逐流,正好与风相向而行。
我与杯中的酒共饮江海,享受这份无拘无束的乐趣。
回到那两条溪涧之间,夜晚的云水自然明亮照人。

注释

清风:微风或清爽的风。
可爱不可名:形容风的美好难以用语言表达。
君子:这里比喻风的高尚品格。
孤舟:独自一人的小船。
中流:水流中央。
浩渺:广阔无垠,形容江海。
云水:指夜晚的江面,云雾缭绕。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水田园图景。开篇“清风定何物,可爱不可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无以名之的感慨,清风如同一种无形的力量,令人感到惬意却难以捕捉其名相。

接下来的“所至如君子,草木有嘉声”则是借用古代君子的形象来比喻自然界中草木随风摇曳的声音,如同君子的美德般可贵。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对自然界中生命活力的赞美。

“我行本无事,孤舟任斜横”一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无忧无虑的闲适心境,他像一叶孤舟在水面上自由漂浮,没有目的地,无需操劳。

“中流自偃仰,适与风相迎”写出了诗人在水面上的船只随着微风自动调转方向,与自然之力和谐相处的画面。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顺应,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与杯属浩渺,乐此两无情”一句,通过借助酒杯来强化诗人的自由自在与大自然之间没有私情的状态,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达观世事的心态。

最后,“归来两溪间,云水夜自明”则是诗人结束游历后返回山谷之中的景象,夜幕降临时,云雾和溪流都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澄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绕城观荷花,登岘山亭,晚入飞英寺,分韵得「月明星稀」四字(其三)

苕水如汉水,鳞鳞鸭头青。

吴兴胜襄阳,万瓦浮青冥。

我非羊叔子,愧此岘山亭。

悲伤意则同,岁月如流星。

从我两王子,高鸿插修翎。

湛辈何足道,当以德自铭。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绕城观荷花,登岘山亭,晚入飞英寺,分韵得「月明星稀」四字(其四)

吏民怜我懒,斗讼日已稀。

能为无事饮,可作不夜归。

复寻飞英游,尽此量寸晖。

撞钟履声集,颠倒云山衣。

我来无时节,杖屦自推扉。

莫作使君看,外似中已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次韵章子厚飞英留题

款段曾陪马少游,而今人在凤麟洲。

黄公酒肆如重过,杳杳白蘋天尽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城南县尉水亭得长字

两尉郁相望,东西百步场。

插旗蒲柳市,伐鼓水云乡。

已作观鱼槛,仍开射鸭堂。

全家依画舫,极目乱红妆。

潋潋波头细,疏疏雨脚长。

全家依画舫,极目乱红妆。

我来闲濯足,溪涨欲浮床。

泽国山围里,孤城水影傍。

欲知归路处,苇外记风樯。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