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此君轩

清风万个,占一城高处,宋时僧屋。

解借此君名此地,便卜此僧非俗。

茗砌延秋,风廊响月,苔色琴弦绿。

涪翁往矣,禅房香剩花木。

有弟时到轩中,虚心直节,合抱琅玕宿。

自列党人碑上状,成就一家清福。

绝代欧苏,片时章蔡,断送神宗录。

翠云三亩,荣州第一修竹。

形式:

鉴赏

这首诗名为《壶中天·此君轩》,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赵熙所作。诗人以清风、高处的僧屋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画面。"此君"暗指竹子,表达了对竹子的赞美,认为它不仅名副其实,而且居住的僧人也非同寻常,具有高洁的品格。

诗人进一步通过写僧房的秋茗、风廊、月色和绿色的琴弦,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暗示了僧人的生活情趣与自然的和谐。提到涪翁(黄庭坚)已经离去,但禅房的香气和花木依然,体现了对前人风范的追忆。

接着,诗人描述了轩中的竹子,以其虚心直节的形象象征主人的高尚情操,甚至将其比作合抱的大竹,寓意其人格的坚韧。诗人还提及自己被列为党人,却能享受清静的生活,流露出淡泊名利的态度。

最后,诗人将此君轩的竹子与欧苏(欧阳修、苏轼)这样的文豪相提并论,并称其为神宗录(宋神宗时期的史书)的终结者,展现了竹子的文化价值。结尾处,诗人盛赞此地的竹子为荣州第一,强调了其独特地位和美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此君轩的环境和竹子,赞美了主人的品格和竹子的精神内涵,同时也融入了个人的历史感慨,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咏物诗。

收录诗词(574)

赵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柳梢青.记游

障羞罗扇,花时犹记,这边曾见。

曲录栏杆,玲珑窗户,也都寻遍。

两峰依旧青青,但不比,眉梢平远。

第一难忘,重来崔护,去年人面。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解佩令.自题词集

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几曾围、燕钗蝉鬓。

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落拓江湖,且分付、歌筵红粉。料封侯、白头无分。

形式: 词牌: 解佩令

暗香.咏红豆

凝珠吹黍,似早梅乍萼,新桐初乳,莫是珊瑚。

零乱敲残石家树,记得南中旧事。

金齿屐,小鬟蛮语,向两岸,树底盈盈。素手摘新雨。

延伫,碧云暮。休逗入茜裙,欲寻无处,唱歌归去。

先向绿窗饲鹦鹉,惆怅檀郎终远。

待寄与,相思犹阻。烛影下,开玉盒,背人偷数。

形式: 词牌: 暗香

高阳台

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捲春深。

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

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

最难禁,倚遍雕栏,梦遍罗衾。

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

紫玉烟沈,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

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

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谁寻。

形式: 词牌: 高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