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陆华父(其二)

雒都有佳人,高卧雪塞户。

千载尚可期,一寒那足顾。

功名诚傥来,贫贱有难去。

食竹岂非凤,食虫岂非鸡。

驺虞世不识,羔豚日刳刲。

且须拊掌共一笑,坐上鸱夷能滑稽。

形式: 古风

翻译

雒都有佳人,高卧雪塞户。
千载尚可期,一寒那足顾。
功名诚傥来,贫贱有难去。
食竹岂非凤,食虫岂非鸡。
驺虞世不识,羔豚日刳刲。
且须拊掌共一笑,坐上鸱夷能滑稽。

注释

雒都:古代地名,指洛阳。
佳人:美女。
高卧:悠闲地躺着。
雪塞户:用雪堵住门,形容环境清冷。
千载:千年。
尚:还。
期:期待。
一寒:一时的寒冷。
那足顾:怎能顾及。
功名:功业和名声。
诚:确实。
傥来:偶然得到。
贫贱:贫穷和低微的地位。
有难去:难以摆脱。
食竹:以竹为食,比喻高洁之士。
岂非:难道不是。
凤:凤凰,象征高贵。
食虫:以虫为食,比喻普通事物。
鸡:鸡,普通家禽。
驺虞:古代传说中的瑞兽,象征和平。
世不识:世人不认识。
羔豚:小羊和猪,泛指肉类。
日刳刲:每日被宰杀。
且须:姑且。
拊掌:拍手笑。
滑稽:诙谐,善于开玩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者在雪地中的生活情景。"雒都有佳人,高卧雪塞户"一句,通过对“佳人”隐逸生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情怀。"千载尚可期,一寒那足顾"表明了诗人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对当前困境的无奈。

在"功名诚傥来,贫贱有难去"中,诗人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以及面对现实中的贫穷与低贱地位时的无奈。"食竹岂非凤,食虫岂非鸡"则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比喻,通过吃竹笋和吃虫子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灵平等看待的心态。

"驺虞世不识,羔豚日刳刲"一句,显示出诗人对外部世界的疏离感,以及对于外界不理解、甚至歧视隐逸生活态度的一种无奈。最后,“且须拊掌共一笑,坐上鸱夷能滑稽”则是诗人在这种境遇中仍然保持幽默与乐观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答陆华父(其一)

幽兰怀春风,葭蓬亦芽茁。

同时不同调,物物自生活。

士穷不自食,苦学代耕猎。

文如六经非小伎,馀事不足置牙齿。

人言掷卢胜掷雉,我言函人不为矢。

形式: 古风

和答黄时举贡士献黄草布

九陌尘中一笑看,肯随风月到遥山。

应知枕石先秋冷,何羡槃冰及夏颁。

古意纻衣仍缟带,襟期华发更苍颜。

多君志力犹强健,不道人生行路难。

形式: 七言律诗

和答潘端叔见寄

发白念少年,万事风雨过。

倦游得来归,一切付懒惰。

独抱杞天忧,徬徨意无奈。

濠鱼定何乐,幕燕渠敢贺。

叹君阳春词,激我巴里和。

古来奇特事,信是英雄作。

东山有晚遇,西山有终饿。

拭目须君早著鞭,乞与高人北窗卧。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和楼尚书赋赵大资重楼柏梁体

浙中岩壑天下雄,越绝宛委吴穹窿。

钟奇角秀劳神工,复有四明冠南东。

云南云北森横纵,仙圣所宅光?珑。

公楼极览面面同,江霏海日开冥濛。

翠屏列立千万峰,胜画孔雀绣芙蓉。

春晴百花度香风,秋原下瞰禾黍芃。

城郭游人纷蝶蜂,笙歌间发罗绮丛。

我公心镜百鍊铜,眼底万物归陶镕。

姬公胡留曲阜封,东平骠骑合侍中。

小出勋业垂无穷,手扶日毂驾六龙。

丹心正色羞容容,飘然谢出明光宫。

坐收全名擅高踪,锦衣故里还过逢。

筑室百堵声隆隆,雅素不穷丹雘功。

移花种竹亲圃农,直嫌看山隔崇墉。

层楼开豁星斗胸,晨登坐达夕鼓鼕。

有书满架酒不空,眼明脚健颜颊红。

身佩安危唐晋公,何妨绿野对洛嵩。

文昌更似香山翁,与公胜日长相从。

一谈一笑如春浓,清欢不奏淫乐矇。

高山流水操递钟,新篇络绎疲奴僮。

寒生感公恩义重,草根窃亦吟秋虫。

扁舟登门频宿舂,敢逐炎凉如燕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