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楼尚书赋赵大资重楼柏梁体

浙中岩壑天下雄,越绝宛委吴穹窿。

钟奇角秀劳神工,复有四明冠南东。

云南云北森横纵,仙圣所宅光?珑。

公楼极览面面同,江霏海日开冥濛。

翠屏列立千万峰,胜画孔雀绣芙蓉。

春晴百花度香风,秋原下瞰禾黍芃。

城郭游人纷蝶蜂,笙歌间发罗绮丛。

我公心镜百鍊铜,眼底万物归陶镕。

姬公胡留曲阜封,东平骠骑合侍中。

小出勋业垂无穷,手扶日毂驾六龙。

丹心正色羞容容,飘然谢出明光宫。

坐收全名擅高踪,锦衣故里还过逢。

筑室百堵声隆隆,雅素不穷丹雘功。

移花种竹亲圃农,直嫌看山隔崇墉。

层楼开豁星斗胸,晨登坐达夕鼓鼕。

有书满架酒不空,眼明脚健颜颊红。

身佩安危唐晋公,何妨绿野对洛嵩。

文昌更似香山翁,与公胜日长相从。

一谈一笑如春浓,清欢不奏淫乐矇。

高山流水操递钟,新篇络绎疲奴僮。

寒生感公恩义重,草根窃亦吟秋虫。

扁舟登门频宿舂,敢逐炎凉如燕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孙应时所作,名为《和楼尚书赋赵大资重楼柏梁体》。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通过对浙江岩壑之雄伟、天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首句“浙中岩壑天下雄”即点出了浙江地区山川之雄伟,是一处天下的奇迹。接着,“越绝宛委吴穹窿”继续描绘了浙江地理特征,展示了作者对故土的深情。

诗中的“钟奇角秀劳神工”表明了自然界的鬼斧神工,而“复有四明冠南东”则是指四明山之美景。随后的“云南云北森横纵”、“仙圣所宅光?珑”更是强调了浙江地区山水灵秀,宛如仙境。

在诗的后半部分,“公楼极览面面同”、“江霏海日开冥濛”则描绘了一种宏伟壮观的景象。紧接着,“翠屏列立千万峰”、“胜画孔雀绣芙蓉”则用来形容山川之美,宛如画中仙境。

此外,诗中的“春晴百花度香风”、“秋原下瞰禾黍芃”等句子,则是对四季景色的细致描写,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最后,“我公心镜百鍊铜”、“眼底万物归陶镕”等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然开朗。

整首诗通过对浙江山水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个人情怀的抒发,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学的意境和风格。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甄云卿诗(其二)

谁贪上党误长平,白日尘沙万里冥。

死骨不应雠未雪,哀歌长觉气如屏。

经生未减公孙董,边将何如去病青。

安得君侯提八阵,春风犁遍漠南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和魏公再用韵勉子孙学

儒家乃何事,驾言圣门归。

万古江河流,三春卉木菲。

忍将少年意,负此白日晖。

拱把得封植,要看四十围。

东山公别墅,明湖照檐扉。

尘嚣澹一洗,六籍真可依。

城南拜新作,妙墨龙蛇飞。

著鞭继家声,临岐莫依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妻兄张伯高来访横河感旧与拜先君墓下有作次韵(其一)

衰年回首少年事,尚喜初心炯自如。

俗态可怜人厚薄,交情那问势亲疏。

懒陪康乐登山屐,且醉渊明采菊庐。

一笑相寻非易得,河渠执手更踟蹰。

形式: 七言律诗

定军山叹

仲达受巾帼,佐治来闭营。

君看此情事,岂办吾孔明。

八阵有天威,千里无留行。

但度渭水去,贼势能不争。

便当截狼头,三辅即日平。

连年计兹役,独坐粮运萦。

所以五丈原,驻军方杂耕。

俶载维首夏,望望秋谷升。

云何西风至,忽已落大星。

痛哉万世功,于此丧垂成。

炎精遂沦谢,王路终榛荆。

三马肆蹄齧,群雄迄纵横。

公乎少徐死,此祸何由生。

天机定谁执,变化纷可惊。

乔木定军山,空有身后名。

世论复卤莽,呜咽志士情。

朗咏少陵诗,何诛陈寿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