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所作的《世谓七夕后雨为洗车雨又七夕后鹊顶毛落俗谓架桥致然戏作二绝》中的第二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比喻,描绘了七夕节后雨后的景象以及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
首句“上界鸾骖凤驾多”,以“鸾”、“凤”象征高洁、神圣的事物,暗示天上世界的繁华与美好。接着,“不消野翮强填河”一句,通过对比天上与人间,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思考。这里的“野翮”指的是鸟儿的翅膀,而“填河”则源自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意指跨越银河相会。诗人用“不消”二字,巧妙地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认为无需人为干预,自然界的秩序自有其运行法则。
接下来,“可怜无数颠毛落”一句,将自然界的雨滴比作“颠毛”,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雨后地面湿润、草木滋润的景象。而“只得云軿一再过”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景象,仿佛是云车在雨后再次经过,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和生机勃勃的氛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美好瞬间的感悟和赞美,同时也蕴含着对生活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