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游少林寺

少林耸岧峣,有路达葱岭。

半生怀胜槩,老乃贱真境。

缁流远见迓,偏袒仍露顶。

升高纵遐观,颇觉痴缘屏。

蒲风翻卷帙,艾色侵衣领。

掇蔬僧具供,饮骑童汲井。

自拈清净香,作礼爇古鼎。

超超昔神师,顺寂同溟涬。

而于片石上,留此不灭影。

竺夏虽异辙,皆贵能猛省。

寒岩许分坐,禅定毕馀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端午日游少林寺》描绘了作者在端午节游览少林寺的所见所感。首句“少林耸岧峣”形象地写出少林寺山势高峻,紧接着“有路达葱岭”点出通往寺内的路径蜿蜒至葱郁的山岭。诗人半生怀抱壮志,但晚年更珍视内心的平静,“贱真境”表达了对朴素生活的崇尚。

“缁流远见迓”描绘了僧人远迎来访者,僧人的装束“偏袒仍露顶”体现了佛教徒的特有风貌。登高远望,“升高纵遐观”,诗人感到心灵得到了净化,世俗的烦恼仿佛被屏除。“蒲风翻卷帙,艾色侵衣领”则通过自然景象烘托出清幽的氛围,僧人们的生活简单而宁静。

“掇蔬僧具供,饮骑童汲井”展现了僧人们的日常生活,自取清净之香,敬拜古鼎,诗人对古代高僧的敬仰油然而生。最后两句“而于片石上,留此不灭影”表达出对佛法永恒的领悟,即使与印度的佛教传统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修行的重要。

整首诗以端午游寺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出少林寺的禅意生活以及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755)

李昌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祯,、一字维卿,以字行世,、、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 字:昌祺
  • 号:侨庵
  • 籍贯:白衣山
  • 生卒年:1376~1452

相关古诗词

题王生卷

王生事众艺,厥艺非庸常。

字格既超俗,医名将擅场。

挥翰缙绅前,悬壶阛阓傍。

时时拂华笺,流丽两三行。

劲健束筋骨,端圆敛锋铓。

砚池墨波翻,药阑杏阴凉。

家藏总秘帖,囊贮皆奇方。

勉力当师承,蜚英期颉颃。

诚心见焚劵,清致归文房。

八法右军最,诸科思邈良。

笼鹅与伏虎,万古同垂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题双燕图寄表弟陈安行

君家唫溪北,我家郡城西。

君家梁间燕,我家梁间栖。

我从出镇来,寒暑又三变。

不见故乡春,惟见故乡燕。

挈家吉城边,寓家汴河湄。

燕识主人心,相随不相离。

念君千里隔,见君几时得。

欲令燕衔书,飞归到君侧。

君能弗吾弃,为理白云庄。

愿言共君老,看燕双飞翔。

形式: 古风

雪中偶至相国僧舍

精蓝创何朝,规制极殊胜。

阎浮罹劫火,无复庄严盛。

惟馀白足僧,短褐露两胫。

我于大雪中,独立偶乘兴。

难寻金布地,颇讶玉为径。

娑婆绝尘翳,似得天眼净。

冷冷梵呗音,细杂铙与磬。

欣然遂忘返,宿留逮昏暝。

乃知向上机,无台亦无镜。

徒劳费辞说,妙在悟自性。

世无毗耶翁,孰拯众生病。

愿言投空门,跏趺事禅定。

形式: 古风

梦萱堂

忆昔种丹棘,期以怡亲衷。

亲亡故物在,徒使增悲悰。

朝观夕仍对,讵料精诚通。

忽从枕上见,宛与生存同。

欣然载言笑,睇彼阶下丛。

森森鹄觜英,相映慈颜红。

芳茎挺清脩,嫩叶纷葱茏。

斓斑五采服,煜比花色浓。

宜男既非望,且遂忘忧忡。

惊寤忽无睹,寥寥书室空。

想像抱沈痛,泪落如流淙。

起视北堂植,青青凉露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