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云门妙喜真,云台居士画。
利钝不相资,展向虚堂挂。妙利中钝,钝得颟顸。
云台钝中利,利得脱酒。
如今利钝都挂壁,师子翻身绝踪迹。
踪迹无,便涂糊,一时分付诸大夫。
唵摩尼达里悉利苏卢。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大师释宗杲为储大夫所作的赞语,以佛教禅意来表达对大夫的评价和期许。诗中通过“云门妙喜真”和“云台居士画”暗喻大夫的内在智慧与外在修养,强调无论面对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保持淡泊和超然。"利钝不相资"表明他不因外界得失而动摇,"妙利中钝,钝得颟顸"则赞美其在复杂世事中能保持单纯和质朴。
"云台钝中利,利得脱酒"进一步阐述,即使在世俗利益中,他也能够保持清醒,超脱于酒色之欲。最后两句“如今利钝都挂壁,师子翻身绝踪迹”,寓意他的智慧如师子般威猛,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束缚,不留痕迹。
结尾的“踪迹无,便涂糊,一时分付诸大夫”是对大夫的期许,希望他能将这些禅意融入生活,不着痕迹,淡然处世。最后以梵语音节“唵摩尼达里悉利苏卢”收尾,增添了神秘和神圣的佛教色彩,强化了对大夫的祝福和禅修境界的赞美。整体上,这首诗既赞扬了储大夫的人格魅力,也寓含了深刻的禅学教诲。
不详
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妙高堂,随所至。榜未悬,落第二。似猛焰,藏蚊蚋。
拟承当,生妄计。德云师,安有作。在别峰,亦宽廓。
住佛地,何所吒。我作铭,任图度。
触处无碍,得大自在。达磨脊梁,释迦脑盖。
夫是之谓普明老人,敢与诸尘作对者也。
示无作相,击涂毒鼓。行无缘恶,诛佛诛祖。
如是见得普融,妙喜未敢相许。
直下来也,如龙似虎。
一槌打破太虚空,至今一缺无人补。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卓锥之地。
赤骨?个浑身,与人争甚闲气。
些子无明不奈何,说甚祖师西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