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世同韵(其二)

幽栖终日断经过,坐阅残编眼欲花。

道在固应甘淡薄,心閒尤觉厌纷华。

正惭我老无佳思,颇羡君诗似作家。

拙恶岂能赓妙句,临风吟咏祇咨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整日隐居不与人往来,阅读残旧书籍眼睛都看花了。
坚守道义本就甘于清贫,心境悠闲更觉得世俗繁华令人厌倦。
我深感惭愧自己年迈无新意,十分羡慕你诗歌创作如专业作家。
我的笨拙怎能写出优美的诗句,只能在风中吟咏感叹。

注释

幽栖:隐居。
断经过:不与人往来。
残编:残旧书籍。
眼欲花:眼睛疲劳。
道在:坚守道义。
固应:本应。
淡薄:清贫。
心閒:心境悠闲。
佳思:新意。
似作家:如专业作家。
拙恶:笨拙。
赓妙句:写出优美的诗句。
祇:只。
咨嗟:感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吴芾的作品,名为《和朱世同韵(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静居独处中,过着断续不常的生活,心境随之起伏。

“幽栖终日断经过”表达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孤寂与时间的流逝,而“坐阅残编眼欲花”则透露出诗人在翻阅残破书籍时,感到眼睛疲劳,视力开始模糊。这两句反映出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

接着,“道在固应甘淡薄”表明诗人对于世事的态度保持着超然物外的心境,不为外界纷争所扰。而“心閒尤觉厌纷华”则显示了诗人虽身处寂寞,但内心仍旧对繁华世界感到不屑与厌倦。

“正惭我老无佳思,颇羡君诗似作家”两句中,“正惭我老无佳思”表达出诗人对于自己年迈而创作力下降的自责和遗憾;“颇羡君诗似作家”则是对友人的诗歌技艺表示赞赏,认为对方如同专业的文学家。

最后,“拙恶岂能赓妙句,临风吟咏祇咨嗟”两句中,“拙恶岂能赓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平庸,无以匹敌他人的自卑;“临风吟咏祇咨嗟”则是诗人在面对风景时,发出了感叹与怅惘的情声。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示了诗人对于自己生活状态、文学创作能力以及对友人的态度的深刻内省。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和朱世同韵(其三)

道义谁人似乃翁,有儿如子岂忧穷。

自应便享千钟养,不谓今犹四壁空。

好遣江山归笔下,莫将荆棘置胸中。

诗书傥不辞勤苦,衣绣何难继祖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朱世同韵二首(其二)

已归林下得从容,还喜时和与岁丰。

好景尽归诗句里,閒愁俱付酒杯中。

腊残惟愿呈三白,春去从教落万红。

亲旧自今休问位,只须唤我作吴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朱世同韵二首(其一)

立朝初不愧廷臣,晚节胡为苦乞身。

自度济时无远略,不如辞禄作閒人。

林间幸已安禅榻,湖上何妨掷钓纶。

若也故人能过我,尚堪共醉瓮头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朱守有待亭

使君敛惠抚吾乡,物阜年丰特异常。

已向湖中同众乐,更来山上发天藏。

登临缅想高怀适,赋咏悬知雅兴长。

独恨杜门方屏缩,莫窥佳致望馀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