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下童曲(其二)

赭白千里姿,斑骓八百馀。

乘不独自去,日与陆郎俱。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赭白千里姿,斑骓八百馀”两句,展现了马匹的壮美与数量之多。赭白千里姿,指的是马匹毛色的丰富与壮观,仿佛在广阔的天地间铺展着色彩斑斓的画卷;斑骓八百馀,则强调了马的数量众多,犹如成群结队的骏马在草原上奔腾。

接下来,“乘不独自去,日与陆郎俱。”这两句则透露出一种人与马之间的深厚情感。这里的人被解读为“陆郎”,可能是指一位与马有着密切关系的人物,或者是诗人自己。这两句诗暗示了马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陪伴者和伙伴,与主人(陆郎)共同经历日复一日的生活,共享旅途中的风霜雨雪,体现了人与动物之间超越实用价值的情感纽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马的外在之美,更深入地探讨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联系,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同生曲(其一)

盛时不再逢,百岁一何促。

愿以南山松,秉作夜游烛。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沃]韵

同生曲(其二)

蟋蟀空局促,人命安可为。

但当饮美酒,醉即蒿里歌。

形式: 乐府曲辞

石城曲(其一)

可怜冶游郎,大马高缠騣。

冶游石城下,闻名少年中。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

石城曲(其二)

珂峨同心髻,环插三子钗。

种种随时变,懊恼郎君怀。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