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白石岩

地向东南倾,石际沧海立。

蛟鼍限波涛,鸡犬得城邑。

居然通国望,跋莫他山及。

道人独有之,置屋三四级。

几看星月烂,却听风雨急。

于今二百年,我共冥鸿集。

晤语夕阳低,对酒秋旻湿。

明朝江上舟,避雨渔翁笠。

邂逅一俛仰,此道可于邑。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白石岩的所见所感。首句"地向东南倾,石际沧海立",形象地展现了白石岩地理位置的奇特,仿佛是大地向东南倾斜,巨石直插海中。接下来的"蛟鼍限波涛,鸡犬得城邑",通过蛟龙和鼍龙的意象,暗示了白石岩周围环境的险峻,同时也暗示了这里的隐蔽与宁静,如同一座隐世之城。

"居然通国望,跋莫他山及",诗人赞叹白石岩的视野开阔,即使在众多山川中也堪称一绝。"道人独有之,置屋三四级",点出此处曾有道人居住,简朴的房屋依山而建,增添了神秘与超然的气息。

"几看星月烂,却听风雨急",诗人在这里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风雨的疾驰,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自然的韵律。"于今二百年,我共冥鸿集",诗人感慨时间流逝,自己与白石岩的缘分如同飞鸟聚集。

"晤语夕阳低,对酒秋旻湿",诗人与友人在夕阳下饮酒,感受秋日的湿润,营造出一种淡泊而深沉的氛围。最后两句"明朝江上舟,避雨渔翁笠",预示着次日的行程,诗人想象自己乘舟离去,可能还会遇到渔翁,增添了一丝人情味。

整首诗以白石岩为背景,通过描绘其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时光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鼓山

鼓山闻天下,一见名不空。

自从周职方,闽在王会中。

登山亦几人,兴寄随所逢。

骑君常愒日,迁客多悲风。

剑川发瓯西,万阻与海通。

忽焉得平壤,北山矗其东。

我行未及巅,已见国势雄。

三韩到吴会,不可道里穷。

俯瞰南来帆,沄沄自朝宗。

曩时诸降王,各抚千里封。

相招神衔图,旅献东都宫。

东都今何如,胡马鸣蒿蓬。

一春长雨雾,明日归樊笼。

恣探泉石幽,篝灯道归筇。

形式: 古风

登祝融峰观日出

星月凋零万象昏,谁能先我见朝暾。

东南已得乾坤正,蛮貊方知夜旦分。

但觉沧溟浮佛屋,却忘衡岳近天阍。

迢迢下憩山腰寺,人世烟云尚吐吞。

形式: 七言律诗

短歌送吕子约丞郡天台

露荷不肯附绿涨,石榴自欲当朱明。

我无一物与君别,持此荐以双玉瓶。

榴花结子荷成的,定亦扁舟去为客。

良集偏于吾辈悭,新功或向他山得。

我歌虽短声苦长,君不能饮酒满觞。

申公何在丽泽死,又送冥鸿谋稻粱。

形式: 古风

落叶一首别诸友客新昌

落叶一二数,遥夜忽已午。

百年能几何,望道犹未睹。

清扬得邂逅,简易从险阻。

明朝买扁舟,万议付风雨。

新诗话别恨,为我谢酸楚。

苍苍岁后竹,白首见肺腑。

要有不别时,尸居一环堵。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