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长史山池三日曲水宴

摘兰藉芳月,祓宴坐回汀。

泛滟清流满,葳蕤白芷生。

金弦挥赵瑟,玉指弄秦筝。

岩榭风光媚,郊园春树平。

烟花飞御道,罗绮照昆明。

日落红尘合,车马乱纵横。

形式: 排律

翻译

在月光下采摘兰花,举行洁净的宴会,坐在水边
清澈的流水满溢,茂盛的白芷生长
金色的琴弦弹奏着赵国的瑟,玉指轻拂秦地的筝
山岩旁的亭榭景色优美,郊外的园林春意盎然
烟花在皇家大道上飘飞,华美的衣裳映照昆明池
夕阳西下,红尘归拢,车马纷繁交错

注释

摘兰:采摘兰花。
藉芳月:借助月光。
祓宴:洁净的宴会。
坐回汀:坐在水边。
泛滟:水流满溢。
葳蕤:茂盛。
白芷:一种香草。
生:生长。
金弦:金色的琴弦。
赵瑟:赵国的瑟。
玉指:玉手。
秦筝:秦地的筝。
岩榭:山岩旁的亭榭。
风光媚:景色优美。
郊园:郊外的园林。
春树平:春意盎然。
烟花:烟花。
御道:皇家大道。
罗绮:华丽的衣物。
昆明:昆明池。
日落:夕阳。
红尘合:红尘归拢。
车马乱纵横:车马纷繁交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长史山池举行的三日曲水宴的盛况,诗人运用生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豪华与自然景色的和谐统一。

"摘兰藉芳月,祓宴坐回汀"两句勾勒出宴会举行时的美好氛围,人们在盛开的兰花下铺设席位,与明月相伴,坐在回字形的池塘边上享受着宴会。

接下来的"泛滟清流满,葳蕤白芷生"则描绘了池水清澈、花草繁盛的景象,水面上漂浮着花瓣,白芷(一种植物)生长在池塘周围,增添了一份野趣。

"金弦挥赵瑟,玉指弄秦筝"两句展示了宴会上的音乐演奏,金弦所指的可能是制以金属材料的弓弦,而赵瑟和秦筝都是古代乐器的名称,这里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来强调音乐的高雅与精美。

"岩榭风光媚,郊园春树平"则转向自然景色,岩石间透出的风光迷人,而郊野的春日树木也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烟花飞御道,罗绮照昆明"中的“烟花”可能指的是轻柔飘逸的云雾或是宴会上的烟火,而“罗绮”则是一种精美的织物,这里用以形容光线的柔和与迷人。

最后,"日落红尘合,车马乱纵横"描写了随着太阳的落下,尘世的喧嚣再次涌现,宴会结束后车马交错,呈现出一番繁忙而混乱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文活动的精细刻画,展现了一个美好而又短暂的宴会场景,以及它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处的美妙瞬间。

收录诗词(129)

陈子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伯玉
  • 籍贯: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
  • 生卒年:公元661~公元702

相关古诗词

山水粉图

山图之白云兮,若巫山之高丘。

纷群翠之鸿溶,又似蓬瀛海水之周流。

信夫人之好道,爱云山以幽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古意题徐令壁

白云苍梧来,氛氲万里色。

闻君太平世,栖泊灵台侧。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

晓霁望嵩丘,白云半岩足。

氛氲涵翠微,宛如嬴台曲。

故人昔所尚,幽琴歌断续。

变化竟无常,人琴遂两亡。

白云失处所,梦想暧容光。

畴昔疑缘业,儒道两相妨。

前期许幽报,迨此尚茫茫。

晤言既已失,感叹情何一。

始忆携手期,云台与峨眉。

达兼济天下,穷独善其时。

诸君推管乐,之子慕巢夷。

奈何苍生望,卒为黄绶欺。

铭鼎功未立,山林事亦微。

抚孤一流恸,怀旧日暌违。

卢子尚高节,终南卧松雪。

宋侯逢圣君,骖驭游青云。

而我独蹭蹬,语默道犹屯。

征戍在辽阳,蹉跎草再黄。

丹丘恨不及,白露已苍苍。

远闻山阳赋,感涕下沾裳。

形式: 古风

西还至散关答乔补阙知之

葳蕤苍梧凤,嘹唳白露蝉。

羽翰本非匹,结交何独全。

昔君事胡马,余得奉戎旃。

携手向沙塞,关河缅幽燕。

芳岁几阳止,白日屡徂迁。

功业云台薄,平生玉佩捐。

叹此南归日,犹闻北戍边。

代水不可涉,巴江亦潺湲。

揽衣度函谷,衔涕望秦川。

蜀门自兹始,云山方浩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