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菊同苕雪治芗作七首(其六)

莹骨醒寒寐,竹雪明照窗。

微风振琅玕,掩冉久难降。

亲炉暖宿茗,犯冰浥寒缸。

冬严入秋花,清绝不可双。

坐觉萧寥心,歛定还在腔。

有弟尺书来,计程发龙江。

皑皑雪黏天,四极绝吠厖。

遥知予季念,楚梦暗兰茳。

孤芳此相待,伫听幽径跫。

形式: 古风 押[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清晨的静谧与寒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首句“莹骨醒寒寐,竹雪明照窗”以“莹骨”形容冬日的寒冷,与“竹雪”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明亮的氛围。接着,“微风振琅玕,掩冉久难降”描绘了微风吹动竹林的情景,竹叶轻轻摇曳,难以平静,生动地表现了冬日的宁静与生机。

“亲炉暖宿茗,犯冰浥寒缸”则转而描写室内的情景,炉火温暖,茶香四溢,与室外的寒冷形成对比,体现了人在寒冷中寻求温暖的本能。接下来的“冬严入秋花,清绝不可双”一句,巧妙地将冬日的严寒与秋花的清丽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四季更替的感慨。

“坐觉萧寥心,敛定还在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萧寥心”和“敛定”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环境的超然态度。最后,“有弟尺书来,计程发龙江”引入了兄弟之情,增加了情感的层次,同时也为下文的思念之情埋下了伏笔。

“皑皑雪黏天,四极绝吠厖”描绘了一幅大雪覆盖天地、寂静无声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了冬日的寒冷与孤独感。“遥知予季念,楚梦暗兰茳”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深切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孤芳此相待,伫听幽径跫”以“孤芳”自比,表达了在孤独中等待与期盼的心情,最后一句“伫听幽径跫”则以听远处的脚步声结束,寓意着对相聚时刻的渴望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亲情的怀念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深意。

收录诗词(1192)

陈曾寿(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 字:仁先
  • 号:耐寂
  • 籍贯: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
  • 生卒年:1878~1949

相关古诗词

种菊同苕雪治芗作七首(其七)

凝阴齐忧端,六合同凛冽。

冰锋入瓶樽,却此霜下杰。

虚壁荧四照,孤几心光结。

岂关护养殊,尽性为奇节。

采露忆芳晨,裛袖香未灭。

微茫履时心,随序惊飘瞥。

万物有成毁,愿续须臾绝。

号木晚未休,催年亦何切。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庸庵尚书寄赠见怀二律依韵和酬(其二)

湖上墓旁屋,传闻修水筒。

寻幽一筇雨,吹梦万山风。

收取英灵去,销磨醉醒中。

放梅楼阁晓,应变北枝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答幼春(其二)

白也谪仙恺之痴,江湖颇传醉后诗。

谁知雁行揖坡谷,吾家阿买非常儿。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新庄道中口号(其五)

撑起幽窗对绿漪,波光树色两迷离。

筑楼恰好山环水,作记难传喜与悲。

欸乃声高知艇过,□□□□□□□。

溪山似此真清福,何必乘槎再访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