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峰见示旧游庐山诸诗即用其和紫霞真人游白鹿洞歌原韵率成一章以志向往

我昔渡彭蠡,始见匡庐峰。

可惜风利不得泊,船头怅望云重重。

李侯有佳句,题遍青芙蓉。

七贤五老恣吟眺,真人诩我庐山逢。

嗟我局促受袜靾,何时尘梦醒晨钟。

会当与君访赤松,振衣长啸惊虬龙。

惊虬龙,友麋鹿。石可餐,霞可服。

旧约游山诺不宿,为我佳处结茆屋,招得匡君来伴读。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庐山美景的向往与憧憬,以及对友人李秀峰所作诗篇的赞赏。开篇“我昔渡彭蠡,始见匡庐峰”,诗人回忆起初次见到庐山的情景,表达了对庐山美景的初识之感。接着,“可惜风利不得泊,船头怅望云重重”,虽未能停船细赏,却也勾起了对庐山云雾缭绕景象的无限遐想。

“李侯有佳句,题遍青芙蓉”一句,赞美了友人李秀峰的诗歌才华,其作品遍及庐山的青翠芙蓉之上,彰显了庐山之美与文采的完美结合。随后,“七贤五老恣吟眺,真人诩我庐山逢”,诗人想象着在庐山与古代贤士共赏美景的场景,表达了对庐山深厚文化底蕴的敬仰。

“嗟我局促受袜靾,何时尘梦醒晨钟”,诗人自谦于自己的拘束与局限,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期待在晨钟声中醒来,寻觅心灵的自由与宁静。最后,“会当与君访赤松,振衣长啸惊虬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与友人一同探索庐山奥秘、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景,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由、友谊与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通过与友人的互动与共鸣,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赞美。

收录诗词(286)

金武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悼子四首(其一)

太上能忘情,彭殇本同视。

乃至骨肉间,偏难悟斯理。

况因门祚计,不独怜少子。

今岁丧二雏,硕果仅存尔。

与儿复别离,萍踪时转徙。

闻汝初得疾,但云下痢耳。

匝月陨其生,呜呼竟以此。

昙花悲一现,岁月去如驶。

吁嗟四龄事,追悼情难已。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悼子四首(其二)

忆儿堕地时,雷雨当初生。

骨格自岸异,岂独徵啼声。

口授五言诗,牙牙记诵清。

三岁绕地走,不假扶持行。

肃客知拱揖,辄复问姓名。

崭然露头角,见者誉聪明。

蠢婢惯提抱,相依尤有情。

泥中偶遭挞,趋救不顾身。

平时琐屑事,一一难缕陈。

岂其具夙慧,来去自有因。

只益父母悲,痛惜相交并。

形式: 古风

悼子四首(其三)

汝弟方乳哺,先以春正殇。

汝妹益何惨,夜卧惊颓墙。

今又弱一个,曷禁中情伤。

生前共索笑,绕膝欣成行。

此时土一邱,弟妹还相将。

魂小莫轻分,飘泊知何方。

携手倘归来,泉路应茫茫。

萧条东郭外,城阙遥相望。

日暮群乌飞,携雏啄道旁。

独立一挥涕,悲风动白杨。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悼子四首(其四)

吾父客三湘,日望含饴弄。

书来频问尔,尤以似续重。

慨我更远行,饥驱有何用。

汝病呼阿爷,永诀未汝送。

旅馆一灯青,只自惊噩梦。

登程益忧疑,入门惟一恸。

袗裳与戏具,触目俱增痛。

俯首悲填膺,仰视天瞢瞢。

聊作断肠词,衔哀自唫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