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禢二令弟秉德还南雄迎父

买船何之之南雄,洞庭木落生秋风。

大帆中流夹双橹,南望庾岭青丛丛。

禢郎去家五千里,白云日日山头起。

浩荡春晖一寸心,深恩较比三湘水。

湘水有时尽,此恩何时忘。

上堂进甘旨,下堂食槟榔。

槟榔可食鱼可脍,白发明年过吴会。

长安桥边杨柳青,马上看花同一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兄弟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胡奎以细腻的笔触,通过送别二弟归乡迎接父亲的情景,展现了浓厚的家庭情感和对远方亲人的牵挂。

首句“买船何之之南雄”,点明了送别地点与目的地,南雄在古代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此处暗示了兄弟间的离别与重逢的期待。接着,“洞庭木落生秋风”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落叶与秋风营造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预示着离别的氛围。

“大帆中流夹双橹,南望庾岭青丛丛”两句,通过航海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意境。大帆在江面上航行,双橹划破水面,南望远处的庾岭,青翠的山峦在秋风中显得格外宁静,却也隐含着离别的哀愁。

“禢郎去家五千里,白云日日山头起”两句,直接表达了对兄弟离家远行的感慨。五千里之遥,白云在山头升起,象征着兄弟与家乡的距离,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无限遐想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浩荡春晖一寸心,深恩较比三湘水”两句,将兄弟间的情感比喻为春日的阳光和三湘水的深恩,形象地表达了兄弟间深厚的情感和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

“湘水有时尽,此恩何时忘”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对父母恩情的铭记,即使湘水终将干涸,这份恩情也不会被遗忘。

“上堂进甘旨,下堂食槟榔。槟榔可食鱼可脍,白发明年过吴会”几句,描述了兄弟回家后与家人团聚的温馨场景,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上堂孝敬父母,下堂享受家庭的温暖,槟榔与鱼脍的美食,白发与未来的相聚,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对未来的希望。

“长安桥边杨柳青,马上看花同一醉”结尾两句,以长安桥边的杨柳和马上的醉酒,象征着兄弟间的相聚与欢愉,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兄弟间的深情厚谊、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家庭生活的热爱,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望峡轩

巍巍乎紫薇之山兮,双峰并峙乎西东。

上干织女之银浦,下瞰蛟人之贝宫。

天鸡三唱海日红,云窗雾阁风玲珑。

俞家兄弟构华屋,空翠飞落轩楹中。

堂上有亲颜色好,长年服食金光草。

笑倾阿母九霞觞,啖以安期玉文枣。

三年仲子在成均,回望天南多白云。

每凭海鹤附书至,遥见两峰如见亲。

俞生俞生忠孝者,行看赤车驰驷马。

前度刘郎未足誇,重来还对紫薇花。

形式: 古风

赠太医院使戴元礼

戴先生,好神仙。

朝侍玉皇之香案,暮游金华之洞天,采药不上蓬莱船。

餐青霞,鍊丹砂,骑云翱翔太清家。

九重日月生光华,千秋万年乐无涯。

形式: 古风

祷雨歌赠杨鍊师

杨鍊师,爱神仙,乃在碧海之东偏。

仙人魏伯阳,丹成上青天。

灵符玉文洞玄玄,鍊师得之宝其传,凝神专气合自然。

前年在袁州,夏秋大旱不得雨,山泽草木生炎烟。

去年海若犯河伯,秋潮涨沙龟坼田。

今年魃也,肆恶如火烧平原。

万口嗷嗷不自活,命如一发千钧悬。

鍊师不笑亦不言,仗剑一呼龙出渊。

手挽天河注长川,雷公电母相后先。

己巳及辛未,一岁祷一雨,遂令老稚饱饭歌丰年。

杨鍊师,通神明,长身玉立方瞳青。

公田及私秋有成,功不自受归冥冥。

灵风吹旗海气鯹,醉骑黄鹤吹瑶笙。

请以海门山前龙眼千尺浪,和我一曲空歌声。

形式: 古风

代王奉祠赠别友人之京

春风吹江春雪晴,茶官放船明日行。

奉祠过我索长句,把酒出饯钟陵城。

沈郎有母华亭住,三载思家不归去。

侧身东望白云飞,长绕九龙峰顶树。

今年报政上京华,还种北堂萱草花。

不学江州白司马,直将哀怨寄琵琶。

愧我梁园老宾客,与尔从来未相识。

稍待金芽入贡馀,纱帽笼头共煎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