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望峡轩

巍巍乎紫薇之山兮,双峰并峙乎西东。

上干织女之银浦,下瞰蛟人之贝宫。

天鸡三唱海日红,云窗雾阁风玲珑。

俞家兄弟构华屋,空翠飞落轩楹中。

堂上有亲颜色好,长年服食金光草。

笑倾阿母九霞觞,啖以安期玉文枣。

三年仲子在成均,回望天南多白云。

每凭海鹤附书至,遥见两峰如见亲。

俞生俞生忠孝者,行看赤车驰驷马。

前度刘郎未足誇,重来还对紫薇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景图,以紫薇之山为背景,双峰并峙,气势磅礴。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巍巍乎紫薇之山兮”,以“巍巍”二字开篇,直接描绘出山势的高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双峰并峙乎西东”,进一步展现了山形的独特与壮观。随后,“上干织女之银浦,下瞰蛟人之贝宫”,通过对比织女星河与蛟人海底,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山峰以神话色彩,增添了神秘与浪漫的气息。

“天鸡三唱海日红,云窗雾阁风玲珑”两句,通过天鸡报晓、海日初升、云窗雾阁、微风轻拂等景象,描绘了一幅清晨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同时,这些自然景象也被赋予了象征意义,暗示着希望、新生与美好的未来。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俞家兄弟所建的华美居所,以及其内部的空翠之气与精致装饰。“堂上有亲颜色好,长年服食金光草”,表达了对家庭和谐、长寿安康的美好祝愿。通过“笑倾阿母九霞觞,啖以安期玉文枣”的描述,进一步渲染了欢乐祥和的气氛,同时也暗含了对长寿与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年仲子在成均,回望天南多白云”两句,通过仲子求学的经历,表达了对知识追求与远方的向往。而“每凭海鹤附书至,遥见两峰如见亲”则体现了亲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与思念之情,即使相隔遥远,但心却始终相连。

最后,“俞生俞生忠孝者,行看赤车驰驷马。前度刘郎未足夸,重来还对紫薇花”两句,是对俞生忠孝品德的赞美,并预示着他未来的辉煌成就。同时,以“前度刘郎未足夸,重来还对紫薇花”作为结语,既是对俞生未来的美好祝愿,也暗含了对再次相遇时美好景象的期待,充满了对未来无限的憧憬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人文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忠诚、孝道等传统美德的颂扬。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太医院使戴元礼

戴先生,好神仙。

朝侍玉皇之香案,暮游金华之洞天,采药不上蓬莱船。

餐青霞,鍊丹砂,骑云翱翔太清家。

九重日月生光华,千秋万年乐无涯。

形式: 古风

祷雨歌赠杨鍊师

杨鍊师,爱神仙,乃在碧海之东偏。

仙人魏伯阳,丹成上青天。

灵符玉文洞玄玄,鍊师得之宝其传,凝神专气合自然。

前年在袁州,夏秋大旱不得雨,山泽草木生炎烟。

去年海若犯河伯,秋潮涨沙龟坼田。

今年魃也,肆恶如火烧平原。

万口嗷嗷不自活,命如一发千钧悬。

鍊师不笑亦不言,仗剑一呼龙出渊。

手挽天河注长川,雷公电母相后先。

己巳及辛未,一岁祷一雨,遂令老稚饱饭歌丰年。

杨鍊师,通神明,长身玉立方瞳青。

公田及私秋有成,功不自受归冥冥。

灵风吹旗海气鯹,醉骑黄鹤吹瑶笙。

请以海门山前龙眼千尺浪,和我一曲空歌声。

形式: 古风

代王奉祠赠别友人之京

春风吹江春雪晴,茶官放船明日行。

奉祠过我索长句,把酒出饯钟陵城。

沈郎有母华亭住,三载思家不归去。

侧身东望白云飞,长绕九龙峰顶树。

今年报政上京华,还种北堂萱草花。

不学江州白司马,直将哀怨寄琵琶。

愧我梁园老宾客,与尔从来未相识。

稍待金芽入贡馀,纱帽笼头共煎吃。

形式: 古风

送知县陈仲信之建昌

朝游甘棠堤,夕游甘棠堤。

堤上夜来雨,秋风闻马嘶。

借问向何处,驾言南康去。

香炉生紫烟,五老欠延伫。

山中瀑布水,散为九江流。

江流二千里,还归东海头。

海中有鲤鱼,好寄平安字。

手把钓鳌竿,时时候书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