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被布羹藜三十春,苦空存性已通真。
我来试问孤高士,翻愧区区名利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涣的作品,名为《自颍上归再题寺壁二绝(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佛法的悟透和对尘世功名的超脱。
“被布羹藜三十春”,这里的“羹藜”指的是草木丛生,意指时间久远。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三十年来一直在追求佛道,并且已经有所悟入。
“苦空存性已通真”,“苦空”是佛家语,指的是对世间一切无常的感受。这里诗人说自己的心性已经透彻理解了佛法的真谛。
“我来试问孤高士”,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想要向隐居的高僧请教,以进一步深化自己的悟性。
“翻愧区区名利身”,“区区”形容琐碎、渺小,指的是世间的功名利禄。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曾经追求这些世俗东西的羞愧之情。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是一首蕴含深厚佛理内涵的佳作。
不详
颠倒儒冠二十春,归来重喜访僧邻。
千奔万竞无穷竭,老竹枯松特地新。
梵刹仙都显焕存,心心惟绍法王孙。
俗流不信空空理,将谓长生别有门。
彤扉新授紫皇宣,品作蓬壶二等仙。
今日访师无限意,应怜憔悴胜当年。
清明佳节属良辰,行乐东郊宴席宾。
风柳不胜春气力,露花无奈晓精神。
管丝远近青堤上,楼阁高低渌水滨。
多少舣舟何所用,府公便是济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