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蔡君

畴昔同幽谷,伊尔迁乔木。

赫奕盛青紫,讨论穷简牍。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翻译

往昔共处幽深谷,如今你已登高位。
光彩照人穿锦袍,学问探讨极深入。

注释

畴昔:往昔,过去的时候。
同:共同,一起。
幽谷:幽深的山谷,比喻低位或隐居之处。
伊尔:从此,引申为你。
迁:迁移,升迁。
乔木:高大的树木,比喻高位。
赫奕:显赫,形容光彩照人。
盛:穿着,此处指穿戴华贵。
青紫:古代公卿的服色,借指高官显爵。
讨论:研究,探讨。
穷:达到极点,彻底。
简牍:古代书写用的竹简或木牍,这里代指书籍、学问。

鉴赏

这首诗是隋末唐初时期的文学家孔绍安所作,名为《赠蔡君》。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用意象境地描绘一番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色,同时也融入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畴昔同幽谷”,这里的“畴昔”指的是古代,表明诗人与蔡君曾共同在一个幽静的山谷中。这种设定让读者立刻就能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隐逸山林的情怀。

“伊尔迁乔木”,这句话描绘了两人或许是在探寻那种难以到达的高大树木,表明他们在精神上追求的东西可能是超凡脱俗的。这里的“迁”字用得非常好,它传递了一种不懈追求的意味。

“赫奕盛青紫”,这句话则直接描绘了山谷中的景色。“赫奕”常用来形容光彩夺目的样子,这里与“盛”字相连,显示出一种强烈而又美好的颜色对比。青紫之色在古代文学中往往象征着高洁、神秘或是贵族的气质,所以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可能隐喻了诗人对于蔡君品格的赞赏。

“讨论穷简牍”,最后一句则带有一种学术探索和深度交流的意味。这里的“讨论”表明两人之间有着深入浅出的思想交流,而“穷简牍”则是指对知识或文学作品的彻底研究和理解。这句话不仅展示了诗人与蔡君共同的学术兴趣,也反映出他们之间精神上的默契。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谷之美、追求高远以及深度交流,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友谊和对知识的共同追求。

收录诗词(7)

孔绍安(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奂长子,孔子三十三代孙。生于陈宣帝太建九年,约卒于唐高祖武德中年,约四十六岁。少于兄绍新俱以文词知名。年十三,陈亡入隋,徙居京兆鄂县,闭门读书,诵古文集数十万言。外兄虞世南异之。与词人孙万寿为忘年之好,时人称为“孙、孔”。大业末,为监察御史。李渊讨贼河东,绍安为监军。李渊受禅,绍安自洛阳间行来奔,拜内史舍人,赐赍甚厚。尝因侍宴应诏咏石榴诗云:“只为时来晚,开花不及春”。为人称诵。寻诏撰梁史,未就而卒。绍安著有文集五十卷,(旧唐书志作三卷,本传作五卷。此从新唐书志)传于世

  • 字:不详
  • 籍贯:越州山阴
  • 生卒年:约577-622

相关古诗词

鸟散馀花落

美景春堪赏,芳园白日斜。

共看飞好鸟,复见落馀花。

来往惊翻电,经过想散霞。

雨馀飘处处,风送满家家。

求友声初去,离枝色可嗟。

从兹时节换,谁为惜年华。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送蔡君知入蜀二首(其一)

金陵已去国,铜梁忽背飞。

失路远相送,他乡何日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送蔡君知入蜀二首(其二)

灵关九折险,蜀道二星遥。

乘槎若有便,希泛广陵潮。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萧]韵

赋得华亭鹤

华亭失侣鹤,乘轩宠遂终。

三山凌苦雾,千里激悲风。

心危白露下,声断綵弦中。

何言斯物变,翻覆似辽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