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杀

郊居去市远,猪羊稀入馔。

既畜鸡鹜群,复利鱼蟹贱。

暴殄非所安,击鲜况亲见。

那得屠杀业,为客美殽膳。

馀年尚有几,过日如露电。

岂无园中蔬,敬奉君子宴。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翻译

我住的地方远离市区,鲜少见到猪羊入厨。
家中养着鸡鸭成群,又可便宜购得鱼蟹。
任意杀戮不是长久之计,亲眼目睹鲜活更觉不忍。
怎能从事杀生行业,只为客人提供美食。
余生还能有多少,每一天都像露水和闪电般短暂。
难道没有园中的蔬菜,我也要恭敬地供君子享用。

注释

郊居:住在郊区。
去市远:离市区远。
猪羊稀:很少见到猪羊。
入馔:进入菜肴。
畜:饲养。
鸡鹜群:一群鸡鸭。
复利:又可。
鱼蟹贱:鱼蟹价格低廉。
暴殄:任意杀戮。
非所安:不长久的做法。
击鲜:亲手捕获新鲜。
况亲见:更何况亲眼看到。
屠杀业:杀生行业。
美殽膳:美味佳肴。
馀年:剩余的岁月。
过日:度过日子。
如露电:像露水和闪电一样短暂。
岂无:难道没有。
园中蔬:自家菜园的蔬菜。
敬奉:恭敬地提供。
君子宴:君子的宴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戒杀》,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城市喧嚣,回归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动物生命的尊重。首句“郊居去市远,猪羊稀入馔”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宁静与简朴,日常饮食以鸡鸭鱼蟹为主,而非宰杀大量家禽家畜。诗人意识到过度捕杀并非长久之计,"暴殄非所安"表达了他的怜悯之心。

“击鲜况亲见”进一步强调了他对亲手捕获新鲜食物的感慨,认为直接从自然获取更能体现对生命的敬畏。诗人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认为从事屠杀业并不能带来真正的美味,反而违背了自己的内心。

“那得屠杀业,为客美殽膳”表达了诗人决定改变这种行为,不再为了迎合客人而进行大规模杀戮,体现出他的道德自觉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

最后两句“馀年尚有几,过日如露电”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的深刻认识,他认为晚年时光宝贵,应当珍惜,不应再参与无谓的杀生,而是选择简单而自然的生活方式,用自家菜园的蔬菜来款待客人,展现出一种高尚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生活选择,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道德的深沉思考,具有很高的道德教化意义。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戒杀

物生天地间,同此一太虚。

林林各自植,但坐形骸拘。

日夜相残杀,曾不置斯须。

皮毛备裘褐,膏血资甘腴。

鸡鹜羊彘辈,尚食稗与刍。

飞潜何与汝,祸乃及禽鱼。

豺虎之害人,亦为饥所驱。

汝顾不自省,何暇议彼欤。

又于人类中,各私六尺躯。

方其忿怒时,流血视若无。

我欲反其源,默观受气初。

挺刃之所加,惨若在我肤。

朝饭一釜豆,莫饭一杯蔬。

扪腹茆檐下,陶然欢有馀。

形式: 古风

钞书

书生习气重,见书喜欲狂。

捣蘖潢剡藤,辛苦补散亡。

且作短檠伴,未暇名山藏。

故家借签帙,旧友饷朱黄。

皇坟探八索,奇字穷三苍。

储积山崇崇,探求海茫茫。

一笑语儿子,此是却老方。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投梁参政

浮生无根株,志士惜浪死。

鸡鸣何预人,推枕中夕起。

游也本无奇,腰折百僚底。

流离鬓成丝,悲咤泪如洗。

残年走巴峡,辛苦为斗米。

远冲三伏热,前指九月水。

回首长安城,未忍便万里。

袖诗叩东府,再拜求望履。

平生实易足,名幸污黄纸。

但忧死无闻,功不挂青史。

颇闻匈奴乱,天意殄蛇豕。

何时嫖姚师,大刷渭桥耻。

士各奋所长,儒生未宜鄙。

覆毡草军书,不畏寒堕指。

形式: 古风

书巢五咏(其四)折墨

鸾胶捣松烟,成此金石姿。

虽以刚故折,挺特终不移。

微功在简册,敢惜身蹈危。

虽非破砚文,永世亦有辞。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