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元夕风光付湿薪,更堪门外雨如尘。
千枝宝炬知何处,一寸清愁苦傍人。
落纸惊蛇空妙墨,中庭独鹤漫閒身。
青藜不照蓬莱阁,云断苍梧怆百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壁的作品,名为《钱史君见赠元夕新什次韵答之》。诗中描绘了元宵节(即元宵节,即上元、下元、中元,也称为元夕)的夜晚风光,以及诗人独自在庭院中的感受和情思。
首句“元夕风光付湿薪”用鲜明的笔触描绘了元宵之夜,火炬被雨水浸湿,火光摇曳,营造出一种柔美而又有些许哀愁的情境。接下来的“更堪门外雨如尘”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让读者感受到那夜晚的静谧与细雨的连绵。
第三句“千枝宝炬知何处,一寸清愁苦傍人”表达了诗人对灯火节日的怀念之情,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忧伤。这里的“一寸清愁”形象地描摹出诗人的心绪如同细丝般纠结难解。
第四句“落纸惊蛇空妙墨,中庭独鹤漫閒身”则转向了诗人夜晚的书房之内,他在书写时不经意间惊起了沉睡中的蛇,这里的笔触轻盈而生动。随后“中庭独鹤漫閒身”则描绘出诗人在空旷的大院中漫步,孤寂而又自在。
最后两句“青藜不照蓬莱阁,云断苍梧怆百神”通过对仙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之地的向往。这里的“青藜”指的是仙草,“蓬莱阁”则是传说中的仙境,而“云断苍梧怆百神”则象征着对遥远神秘世界的眷恋和思念。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构建,营造出一种既有节日氛围又带有个人情感色彩的艺术效果。
不详
《宋史》写作李璧,又号雁湖居士,谥文懿。南宋历史学家李焘之子,殁于1222年,享年65岁
小哀洲北渚云边,二女明装共俨然。
野庙向江空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
东风近墓吹芳芷,落日深山哭杜鹃。
犹似含颦望巡狩,九疑凝黛隔湘川。
重将倦翼羾天关,流浪深惭佛眼看。
名宿青灯仍燕坐,故人白雪自幽弹。
西江一吸还居士,寒涕双垂任懒残。
应笑区区话陈迹,秋风吹老碧芦滩。
新结方桥跨两间,更渠清溜作潺潺。
春来得句因池草,病起无端减带环。
楼迥却愁多见月,城高元不碍看山。
销忧况有诗书在,赢得湖边日日閒。
藻荇连延十亩馀,从来佳致与人俱。
水禽扑碌时惊枕,城月朦胧当画图。
莫去渚兰留作佩,剩栽洲橘遣为奴。
从今杖屦频来往,乞与嘉名唤雁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