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索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翻译

春天的景致又到了梨花零落的时候,夕阳西下,黄昏降临,却不知道人间尚有人相思惆怅,不能自已。
曾经浓情蜜意,海誓山盟。为了她甘愿做梦中之人,于是整日对着她的画像呼唤,希望能以至诚打动她,让她像“真真”那样从画中走出来与我相会。

注释

梨花薄:谓梨花丛密之处。
薄:指草木丛生之处。
不道:犹不管、不顾。
招魂:招生者之魂。
银笺:涂有银粉的笺纸。
同心苣:相连锁的火炬状图案花纹,亦指织有这种图案的同心结。
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
判作:甘愿作。
索:犹应,须,得。
真真:美人之代称。
此处借指所思之情人或妻子。

鉴赏

这首词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虞美人》,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春日情感的流转与失落。"春情只到梨花薄",以梨花的凋零象征着春天的短暂和爱情的易逝,形象生动。"夕阳何事近黄昏"进一步渲染了时光流逝的哀愁,暗示主人公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表达了词人对未被完全挽留的爱情的深深遗憾,如同亡魂未归,余情未了。接下来的"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回忆起往昔甜蜜的誓言和信物,更显此刻的孤寂和思念。

最后两句"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词人愿意在梦中与爱人重逢,甚至在画图中寻找她的身影,表达了他对爱人的深深眷恋和无尽的呼唤。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诗意,体现了纳兰性德词作的独特风格。

收录诗词(194)

纳兰性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字:容若
  • 号:楞伽山人
  • 籍贯:满洲
  • 生卒年:1655-1685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判教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秋夕信步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蝶恋花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