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笛

既殊出塞声,还非江上听。

夜吹送悠扬,高楼月方迥。

形式: 五言绝句

翻译

这声音不同于边塞的号角,
也不是江面上常见的风笛声。

注释

既:已经。
殊:不同。
出塞声:边塞的号角声。
还:又。
非:不是。
江上:江面。
听:听到。
夜吹:夜晚吹奏。
送:传送。
悠扬:悠长而美妙。
高楼:高大的楼房。
月:月亮。
方:正。
迥:遥远,此处形容月光明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风笛》,描绘了笛声的独特韵味。"既殊出塞声",诗人首先强调笛声与边塞风情的关联,不同于寻常的音乐,带有异域的特色。"还非江上听"进一步指出这笛声并非江南水乡常见的乐音,别具一格。"夜吹送悠扬",夜晚的笛声悠长而飘逸,随着夜风传送,显得格外动人。最后两句"高楼月方迥",通过描绘高楼之上,明月高悬的场景,烘托出笛声在寂静夜空中的深远和孤独感。整首诗以笛声为线索,通过环境的描绘和情感的渲染,展现了风笛独特的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丙戌五月二十二日昼寝梦亡妻谢氏同在江上早行忽逢岸次大山遂往游陟予赋百馀言述所睹物状及寤尚记句有共登云母山不得同宫处仿像梦中意续以成篇

昼梦与予行,早发江上渚。

共登云母山,不得同宫处。

何嗟不同宫,似所厌途旅。

树杪俯乌巢,坼鷇方仰乳。

雄雌更守林,号噪见飞鼠。

鼠惊竖毛怒,袅枝如发弩。

逡巡吼风云,远望射岩雨。

东南横虹霓,万壑水喷吐。

下寻归路迷,欲暮各愁语。

忽觉皆已非,空庭日方午。

形式: 古风

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

圆尖作瓣得疏密,颜色又染燕脂牢。

黄鹂未鸣鸠欲雨,深园静墅声嗷嗷。

役徒开汴前日放,亦将决水归河槽。

都人倾望若焦渴,寒食已近沟已淘。

何当黄流与雨至,雨深一尺水一篙。

都水御史亦即喜,日夜顺疾回轻舠。

频年吴楚岁苦旱,一稔未足生脂膏。

吾愿取之勿求羡,穷鸟困兽易遁逃。

我今出城勤送子,沽酒不惜典弊袍。

数途必向睢阳去,太傅大尹皆英豪。

试乞二公评我说,万分岂不益一毛。

国给民苏自有暇,东园乃可资游遨。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乐椽自淮南回示新诗

淮南历览还宣城,囊多嘉句何冰清。

入门先叫十年兄,袖中大卷持来评。

我虽暗愚眼不盲,要识合如刘长卿。

举头不言笑且惊,此兄议论颇称情。

我亦感君知我名,阮籍从呼作老兵。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代书寄鸭脚子于都下亲友

予指老无力,不能苦多书。

书苟过百字,便觉筋挛拘。

京都多豪英,往往在石渠。

作书不可周,寄声亦已疏。

后园植佳果,远赠当鲤鱼。

中虽无尺素,加餐意何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