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嵩山十三首(其十)箕山

土阶堕渺茫,多少曹与马。

底事住青山,近代无让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之间的景象,诗人杨奂在游历嵩山时,感叹于山中土阶的荒芜和历史的沧桑。"土阶堕渺茫"形象地写出台阶的破败和周围环境的迷茫,暗示了岁月的侵蚀和人事的变迁。接下来,诗人提及"曹与马",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人物曹操和马超,借以表达对往昔英雄的追忆,同时也暗含世事如梦的感慨。

"底事住青山,近代无让者",诗人进一步思考,为何只有青山依旧屹立,而那些曾经显赫的人物已经无处寻觅?"底事"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不解和深思,"近代无让者"则流露出对当代缺乏杰出人物的遗憾。整体而言,这首诗寓言性强,借景抒怀,体现了金末元初时期文人对历史兴衰和个体命运的沉思。

收录诗词(118)

杨奂(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名知章。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卒于元宪宗五年,年七十岁。早丧母,哀毁如成人。金末,尝作万言策,指陈时病;欲上不果。元初,隐居为教授,学者称为紫阳先生。耶律楚材荐为河南廉访使,约束一以简易。在官十年请老。卒,谥文宪。奂著作很多,有还山前集八十一卷,后集二十卷,(元史作还山集六十卷,元好问作奂神道碑则称一百二十卷)近鉴三十卷,韩子十卷,槩言二十五篇,砚纂八卷,北见记三卷,正统纪六十卷等,传于世

  • 字:焕然
  • 籍贯:乾州奉天

相关古诗词

游嵩山十三首(其十一)颍水

邂逅洗耳翁,去饮上流水。

此日傥相逢,黄犊应渴死。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游嵩山十三首(其十二)卓锡泉

大士传心要,诸方叩道玄。

至今卓锡地,莹彻有遗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游嵩山十三首(其十三)巢翁冢

既知田间乐,焉知田间苦。

惟是唐虞朝,所以有巢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麌]韵

泊舟老鹳觜

衮衮风生嘴,涓涓月印沙。

船头平压浪,棹尾旋成花。

老去长为客,愁来转忆家。

双栖疏影里,羡杀柳桥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