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峰分得辞字

黄岭清高锐似锥,文星秀峙社东维。

管城有号天工巧,毛颖成形地力奇。

霞绮明时花灿烂,雨云拖处墨淋漓。

何须幻出中书手,移向皇家草诏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笔峰”为题,巧妙地将笔与山峰相联系,描绘了笔的特性与价值。开篇“黄岭清高锐似锥”,以黄岭的清高和锐利比作笔尖,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笔的锋利特点。接着,“文星秀峙社东维”一句,将笔比作文星,寓意其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暗示了笔与文化、知识的紧密关联。

“管城有号天工巧,毛颖成形地力奇”两句,进一步赞美了笔的制作工艺与材料选择。管城与毛颖分别代表了笔杆与笔毛,诗人通过“天工巧”与“地力奇”的对比,强调了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使得笔不仅具有实用性,更蕴含着匠心独运的艺术价值。

“霞绮明时花灿烂,雨云拖处墨淋漓”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烘托出笔在使用过程中的效果。霞光与花朵的灿烂,以及雨云下墨水的淋漓,都象征着笔在书写时能够展现出的丰富色彩与情感表达,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最后,“何须幻出中书手,移向皇家草诏辞”一句,表达了对笔的极高赞誉。诗人认为,笔本身就已经具备了撰写诏书的能力,无需借助于中书令这样的高级官员。这不仅是对笔的赞美,也是对笔在历史与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作用的高度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笔的多角度描绘,不仅展现了笔的物理特性与艺术价值,还赋予了其深厚的文化意义,体现了诗人对笔这一工具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2)

梁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飞来览胜

归来赋就拥鹴裘,日傍青山访旧游。

灵鹫远从云外出,瀑泉飞向峡中流。

渔竿满地非求鲤,金锁千峰不断牛。

借问河阳花几许,种桃人已卧丹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三洲岩

东风策马循阡陌,偶入三洲紫翠堆。

片石辟开真境界,九天飞下小蓬莱。

药炉客已还丹去,花径人常载酒来。

岩畔留题纪行迹,不教春雨长莓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三洲岩

问俗时巡粤水滨,双旌拂破素岩云。

俯观清瘦岩头石,犹逾苍生肉几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题莫状元祠

幼学当年未夺魁,仙人曾许列三台。

一朝顿把天香折,万古传来岭表栽。

云汉祥光天外拥,状元合口马前催。

万言策向金縢卷,令誉至今表凤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