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傅翕的《独自诗二十章》之十九,是一首深具禅意的作品。诗人以“独自足”开篇,表达了内心的独立与自足,不依赖外物,内心充满无限的自由与满足。接着,“愿心无限局”,则表明了诗人对愿望的追求,虽有局限,但内心的世界却广阔无垠。
“怨亲法界语圆真,始得应身化群育。”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人际关系和宇宙法则的理解。他认为,无论是怨是亲,都应遵循法界的真理,用圆融的语言去沟通,这样才能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和谐。通过这样的理解和实践,最终能够实现自我与他人的相互转化,培养出一种能够影响和教育他人的能力,即“应身化群育”。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深刻洞察,以及在禅宗思想指导下对人生、社会和宇宙关系的独到见解。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传达了追求内心平静、理解万物关联、实现自我超越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