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风雨阻留十日对榻夜语因咏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别后觉斯言可念列置十字字为八句寄呈十首(其十)

亲依为日浅,爱不舍我眠。

教我如牧羊,更著后者鞭。

得邑迩梅岭,开花向春妍。

碌碌幸苟免,称觞大人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亲情如同新日短暂,爱恋使我难以入眠。
你教导我如牧羊人,后面的人还需鞭策。
能居近梅岭之地,花开时分春光烂漫。
忙碌中侥幸逃脱,得以在大人面前举杯庆祝。

注释

亲:亲人。
依:依靠。
为:作为。
日:时间。
浅:短暂。
爱:爱情。
舍:放弃。
我:我。
眠:睡眠。
教:教导。
如:像。
牧羊:放牧羊群。
更:还。
著:给予。
后者:后面的人。
得:得到。
邑:城镇。
迩:接近。
梅岭:梅花山岭。
开:开花。
向:向着。
春妍:春天的美好。
碌碌:忙碌。
幸:幸运。
苟:勉强。
免:免除。
称觞:举杯。
大人:长辈。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黄庭坚与亲人的情感深厚,尤其是与六舅之间的亲密关系。他描述了与六舅短暂相聚的美好时光,如同牧羊人照顾羊群般,六舅耐心教导他,给予关爱。他们一同在梅岭附近的地方任职,花开时节景色宜人。然而,由于突如其来的风雨,他们的行程受阻,共度了十日的夜晚,促膝交谈。

诗人感慨万分,即使风雨之夜再次重逢,也显得格外珍贵。他将这段经历视为一种难得的缘分,认为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与亲人共眠是幸运的。最后,他在心中默念这段经历,将其化为诗句,以十字字为八句的形式,寄送给远方的六舅,表达深深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风雨阻留十日对榻夜语因咏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别后觉斯言可念列置十字字为八句寄呈十首(其八)

阿髯学升堂,干母思靡悔。

文成艺桃李,不言行道兑。

阿苏妙言语,机警欲无对。

子姓何预人,兰玉要可佩。

形式: 古风

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风雨阻留十日对榻夜语因咏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别后觉斯言可念列置十字字为八句寄呈十首(其一)

鹄白不以乌,兰香端为谁。

外家秉明德,晚与世参差。

乖离岁十二,会面卒卒期。

何言灊丘底,玉稻同一炊。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风雨阻留十日对榻夜语因咏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别后觉斯言可念列置十字字为八句寄呈十首(其九)

解衣卧相语,涛波夜掀床。

十年身百忧,险阻心已降。

涉旬风更雨,宿昔烛生光。

衾帱无端冷,明月一船霜。

形式: 古风

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风雨阻留十日对榻夜语因咏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别后觉斯言可念列置十字字为八句寄呈十首(其二)

沧江渺无津,同济共安危。

四海非不广,舅甥自相知。

孔鸾在榛梅,鹪鹩亦一枝。

千里同明月,相期不磷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