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风雨阻留十日对榻夜语因咏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别后觉斯言可念列置十字字为八句寄呈十首(其九)

解衣卧相语,涛波夜掀床。

十年身百忧,险阻心已降。

涉旬风更雨,宿昔烛生光。

衾帱无端冷,明月一船霜。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们脱衣相对而眠,夜晚涛声如波浪掀动着床榻。
十年来身心疲惫,忧虑重重,内心已对艰难险阻感到麻木。
连续多日风雨交加,只有蜡烛在暗夜中闪烁微光。
被子和床单不知为何变得寒冷,窗外明月映照下,仿佛霜雪覆盖了一艘小船。

注释

险阻:困难和阻碍。
涉旬:经历十多天。
宿昔:一夜或过去的日子。
衾帱:被子和床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亲人之间深厚的亲情纽带。在夜晚,他们脱去衣物,相对而卧,共享交谈的时光,涛声汹涌如同掀动着床铺。诗人感慨过去的十年里,经历了诸多忧虑和艰难,但此刻心中的险阻似乎已经平息。接着,连续的风雨天气使他们的停留延长,然而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烛火依然照亮了彼此的面庞,象征着温暖与希望。

诗人感受到被子的寒冷,暗示着环境的清冷,但明亮的月光如霜般洒在船上,增添了凄美之感。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际遇的隐喻。诗人将这段难忘的经历化为诗句,以十个字为一句,共八句,表达了对日后分别的怀念和对过去共度时光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深情与内敛。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风雨阻留十日对榻夜语因咏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别后觉斯言可念列置十字字为八句寄呈十首(其二)

沧江渺无津,同济共安危。

四海非不广,舅甥自相知。

孔鸾在榛梅,鹪鹩亦一枝。

千里同明月,相期不磷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风雨阻留十日对榻夜语因咏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别后觉斯言可念列置十字字为八句寄呈十首(其三)

少小长母家,拊怜辈诸童。

食贫走八方,略已一老翁。

不能成宅相,颇似舅固穷。

何以报嘉德,取琴作南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风雨阻留十日对榻夜语因咏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别后觉斯言可念列置十字字为八句寄呈十首(其七)

负薪反羊裘,爱表只伤里。

补纫虽云工,岁晏安可恃。

洗心如秋天,六合无尘滓。

浮云风去来,在彼不在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风雨阻留十日对榻夜语因咏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别后觉斯言可念列置十字字为八句寄呈十首(其四)

德人心寂寥,立朝实庄语。

虎节坐山城,孤云犹能雨。

文章被甥侄,孝友谐妇女。

偃息一亩宫,植梅当歌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