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庸关(其一)

雄关虎踞划幽并,险扼开平控北平。

万马边声通绝塞,九龙王气卫神京。

群山西导秦城势,比屋东延汉户名。

今日烽烟消斥堠,也须因暇议屯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边关景象,以吴庸关(可能是长城沿线的一处重要关隘)为背景,展现了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历史威严。"雄关虎踞划幽并",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关隘如猛虎般威武地坐落在幽州和并州之间,显示出其险峻与战略意义。

"险扼开平控北平"进一步强调了关隘对于控制北方地区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北平(今北京)的屏障作用。"万马边声通绝塞"描绘了边关的辽阔与边防军士的豪情,马蹄声穿越遥远的边塞,传递着守卫疆土的决心。

"九龙王气卫神京"运用象征手法,"九龙"代表皇权,表达此地是守护京城(神京即京城)的龙脉之地,寓意着皇家气象和尊严。"群山西导秦城势,比屋东延汉户名"则通过山脉走势和民居分布,展示了关隘周边的地理风貌,以及秦汉时期以来的繁荣痕迹。

最后,诗人以"今日烽烟消斥堠,也须因暇议屯兵"收尾,表达了在和平时期,虽然战争烽烟已息,但仍需在闲暇时考虑边防建设,保持警惕,体现了古代边防策略的深沉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吴庸关的历史地位和军事价值,同时也寓含了对国家安危的深深忧虑和对边防稳固的期盼。

收录诗词(7)

黄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吴庸关(其二)

荦确声中策骑前,双崖断处响金鞭。

盘从石窟疑无路,踏到冰沙别有天。

柳峪停云峰寂寂,桑乾落日水溅溅。

前山知是从围地,薄暮弓鸣岭外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于晦若

桂海奇才出,英锋不可当。

问年甫终机,读史似钱王。

虎气必腾上,言谈宜善藏。

参天二千尺,浑不露文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感旧

先师程侍郎,雄文兼硕儒。

肯于侍坐间,问我读何书。

我以《汉书》对,又问读何如。

我言性善忘,读过几如无。

师言不在记,记诵学乃粗。

岂欲摘隽语,以资词赋欤。

汉室之兴衰,班史之规模。

读之能识此,乃为握其枢。

廿年记师说,书以置座隅。

形式: 古风

题潘鸿轩茂才百花卷

拈出五色笔,齐开百种花。

喧之沧海日,烂若赤城霞。

草木谁能状,诗书信有华。

骚坛推巨手,莫认画师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