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其十五)戏题村舍

鸡鸭成群晚不收,桑麻长过屋山头。有何不可吾方羡,要底都无饱便休。

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余家即聘周。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翻译

鸡鸭成群到了晚上也不关起来,桑麻生长超过了房脊。什么都不在乎,我正羡慕农村生活;什么都不要,吃饱就行。
新生的柳树,旧日的沙洲,去年溪水是打那边流。人们说此地的儿女们,不是嫁给余家,就是娶了周家。

注释

屋山:即屋脊。
要底都无:别无所求。
打:即从。
聘:即以礼物订婚。
余家: 一作“金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画面。首句“鸡鸭成群晚不收”,写出了傍晚时分,鸡鸭归巢的田园景象,显示出农耕生活的质朴与和谐。次句“桑麻长过屋山头”则展现了农舍周围桑树和麻田茂盛,超过了屋脊,象征着丰收在望。

诗人以羡慕的口吻说:“有何不可吾方羡”,表达了对这种简单而满足的生活的向往。接着,“要底都无饱便休”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无欲无求,只要有吃饱穿暖就心满意足的生活态度。诗人的眼光转向自然景物:“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描绘了新柳依依,旧沙洲静谧,溪水依旧流淌的宁静画面。

最后两句“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金家即聘周”,通过村民的口头禅,表达了当地淳朴的婚俗观念,即儿女婚配不追求富贵门第,而是看重感情和匹配。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农村生活的恬淡画卷,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简朴生活的欣赏和向往。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其一)和子似山行韵

谁共春光管日华,朱朱粉粉野蒿花。

闲愁投老无多子,酒病而今较减些。

山远近,路横斜,正无聊处管弦哗。

去年醉处犹能记,细数溪边第几家。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一)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

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

千载后,百遍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十一)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六)鹅湖归病起作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