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分飞.送别

岸柳依依拖金缕。是我朝来别处。惟有多情絮。

故来衣上留人住。两眼啼红空弹与。

未见桃花又去。一片征帆举。断肠遥指苕溪路。

形式: 词牌: 惜分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吴淑姬的《惜分飞·送别》,展现了对离别之情深重的感慨。

开篇“岸柳依依拖金缕”,通过岸边柳树轻柔地拂过河水,勾勒出一幅秋意盎然的画面。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常与离别联系在一起,这里已暗示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分别感到不舍。

“我朝来别处”,表明诗人此次行程并非初次,而是多次经历相似的情境,每次都带着难以割舍的心情。紧接着“惟有多情絮”一句,通过对絮(一种用羽毛填充的软枕或玩偶)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深情投射到这件物品上,表达了对别离之痛的无奈。

“故来衣上留人住”,则是诗人将这种无法言说的哀愁寄托于衣服上的痕迹——或许是一滴泪,或是一个拥抱的温度。这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更是希望对方能在这份回忆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两眼啼红空弹与”,诗人的双眼因长时间哭泣而变得红肿,原本想通过弹奏乐器来抒发心中的忧伤,但却发现这种方式也无法完全表达自己的情感。

“未见桃花又去”,桃花在中国文学中常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美好的时光。诗人似乎还未能与所爱之人共同欣赏到这份美丽,就不得不再次面对离别,这种无常和不舍交织在一起,令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

“一片征帆举”,单薄的船帆在风中飘扬,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别离。这里的“征帆”暗喻远行者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断肠遥指苕溪路”,诗人心中的哀愁如同被扭断的肠子一般,通过遥望苕溪路的方式来表达对离别之痛的深切。这条路不仅是物理上的分隔,更是情感上难以跨越的距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美的意象构建,展现了词人对于别离的无尽哀愁和对美好时光的深深留恋。

收录诗词(5)

吴淑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一八五年前后在世失其本名。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前后在世。父为秀才。家贫,貌美,慧而能诗词。说详拙作中国女性的文学生活)淑姬工词。有《阳春白雪词》五卷,《花庵词选》黄升以为佳处不减李易安

  • 籍贯:湖州

相关古诗词

霜天晓角

塞门桂月。蔡琰琴心切。

弹到笳声悲处,千万恨、不能雪。愁绝。泪还北。

更与胡儿别。一片关山怀抱,如何对、别人说。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水调歌头

太白已仙去,诗骨此山藏。

胸中锦绣如屋,都乞与东皇。

碎剪杏花千树,浓抹胭脂万点,妖艳断人肠。

晓露沐春色,晴日涨风光。孤村路,逢休暇,共徜徉。

酒旗斜处,□□一簇几红妆。

暂息江头烽火,无奈鬓边霜雪,聊复放疏狂。

倚俟玉壶竭,未肯宝鞭扬。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阳]韵

沁园春(其一)寿弟相国

喜我新归,逢戎初度,关情更深。

正昼掩柴扉,□寻隐遁,□舒槐府,戎正经纶。

白石清泉,紫枢黄阁,□□□□□□□。

□□□,□弟为宰相,兄作闲人。南园借我登临。

都不怕近前丞相瞋。

但曳履扶筇,堪怜独步,携壶载酒,每叹孤斟。

七秩开颜,六旬屈指,风雨对床频上心。

殷勤祝,道何时回首,及早抽身。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念奴娇

我来牛渚,聊登眺、客里襟怀如豁。谁著危亭当此处,占断古今愁绝。江势鲸奔,山形虎踞,天险非人设。向来舟舰,曾扫百万胡羯。

追念照水然犀,男儿当似此,英碓豪杰。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云暗江天,烟昏淮地,是断魂时节。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