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遣怀

西江客六载,奔走声利场。

不知令节至,无乃案牍忙。

老妻淩晨起,谓我是重阳。

呼婢具酒食,几宴列高堂。

儿女幸团栾,劝饮数十觞。

虽无白衣来,五斗足徜徉。

今年气候迟,九月未肃霜。

篱菊尚无花,庭柑犹未黄。

试看长逝者,此酒不得尝。

安可不作乐,况近桑榆光。

放情不惜醉,载咏蟋蟀章。

饮酒和靖节,题糕叹刘郎。

遣兴即捉笔,短述焉能长。

好乐但如此,良士戒无荒。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传统节日重阳节的感慨与怀念,以及在忙碌生活中难得的团聚时刻的欢乐。诗中充满了对家庭温暖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西江客六载,奔走声利场”,诗人以自己在西江的六载生活为背景,描述了在外奔波、追逐名利的艰辛与疲惫。这种生活状态与重阳节的传统意义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节日对于心灵慰藉的重要性。

接着,“不知令节至,无乃案牍忙”两句,表达了诗人因工作繁忙而忽略了重要节日的无奈与遗憾。这不仅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快节奏,也体现了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可能忽视的精神需求。

“老妻淩晨起,谓我是重阳”描绘了妻子在清晨的细心与关怀,提醒诗人节日的到来。这一细节温馨感人,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情感纽带和相互支持。

“呼婢具酒食,几宴列高堂”、“儿女幸团栾,劝饮数十觞”则描绘了家人团聚的场景,通过准备酒食、设宴、共饮佳酿,以及孩子们的陪伴,营造出节日的欢乐氛围。这种团聚不仅是身体上的相聚,更是心灵的慰藉,体现了家庭的重要性和节日的意义。

“虽无白衣来,五斗足徜徉”一句,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即使没有外人来访,家中的欢聚也足以让人感到满足和自在。这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家庭幸福的珍视。

“今年气候迟,九月未肃霜。篱菊尚无花,庭柑犹未黄”描绘了重阳节时节的景象,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进一步强调了节日的特殊意义。同时,诗人也通过“试看长逝者,此酒不得尝”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珍惜当下、享受生活态度的倡导。

“安可不作乐,况近桑榆光”表达了诗人希望在临近晚年之际,能够尽情享受生活,把握时光,不让快乐错过。这既是对自身生活态度的反思,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放情不惜醉,载咏蟋蟀章”、“饮酒和靖节,题糕叹刘郎”、“遣兴即捉笔,短述焉能长”等诗句,展现了诗人通过饮酒、吟诗、题糕等活动,寻求心灵的释放与寄托,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趣的向往。

最后,“好乐但如此,良士戒无荒”总结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道德修养的重视,鼓励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不忘自我提升与社会责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深情回忆、对家庭团聚的渴望、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反思,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1154)

江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踞岭

踞岭何崔嵬,限界两县境。

上岭如登天,下岭如历井。

乱石恣巉岩,使我心独警。

荷负畏颠蹶,骅骝失驰骋。

烈风鼓长松,阴云结秋暝。

尘衣思一振,侧帽不复整。

险阻须备尝,且莫悲断梗。

双眼足壮观,不觉过此岭。

虽然跋涉劳,野趣幸管领。

纪行无好诗,聊以杀风景。

形式: 古风

寄杨大尹景昌

君令东流邑,我佐西江宪。

云树窗湖海,相思隔州县。

屈指今五年,丰度不一见。

岂知岁月徂,但觉须发变。

念我数寄书,开缄见君面。

书中何云云,切偲更责善。

官卑不足嗟,位高复何羡。

赋命有厚薄,愿取各强健。

虽叨台省荣,能无故乡恋。

况深桑梓思,哀哀泪如霰。

平生谅所知,非狂亦非狷。

殷勤寄君诗,西风趁鸿便。

形式: 古风

慕谖卷为李生元玉题

慕谖何为作,李生痛而母。

忍看身上衣,手线尚如故。

怵惕十春雨,悽怆几霜露。

念兹罔极恩,哀哀自朝暮。

问之何能尔,性孝天所付。

嗟彼负米儿,同此寸心苦。

之子学方敏,翘足青云路。

箕裘绍乃翁,显扬惬心素。

勿伤风木悲,勿诵蓼莪赋。

此心誓不移,庶几终身慕。

形式: 古风

东山居士为何良贵曲

东山之地钟情灵,眼中景物兼赤城。

老松倒浸石欲坠,小溪新涨桥已平。

斯人爱此结幽契,偃仰十载无逢迎。

心源落落饱六籍,词锋烨烨摧五兵。

既非是甘泉石,又不为薄公卿,胡为久此岩之扃。

信知我生皆有命,区区宠辱何足惊。

一朝持铎乐安去,嗟哉吾道斯大鸣。

君不见晋朝谢安石,幡然一起慰苍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