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其四)

浮云在虚空,随风复卷舒。

我心方处顺,动作何忧虞。

但言婴世网,不复得閒居。

迢递别东国,超遥来西都。

见人乃恭敬,曾不问贤愚。

虽若不能言,中心亦难诬。

故乡满亲戚,道远情日疏。

偶欲陈此意,复无南飞凫。

形式: 古风

翻译

浮云在空中飘荡,随风时而舒展时而卷起。
我的心境顺应自然,行动无需忧虑。
只因身陷尘世束缚,再难有闲暇时光。
远离东方故乡,跋涉遥远来到西方都城。
见到任何人我都会恭敬对待,不论对方贤能还是愚钝。
虽然我沉默寡言,但内心的真实难以欺骗。
家乡亲人众多,但因路途遥远,感情日渐疏远。
偶尔想表达这些感受,却又无法像南飞的鸭子一样归去。

注释

浮云: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卷舒:舒展和卷起。
心方处顺:心境平和顺应自然。
忧虞:忧虑。
婴世网:陷入世俗的束缚。
閒居:闲暇的生活。
迢递:遥远。
东国:东方故乡。
西都:西方都城。
恭敬:尊重有礼。
贤愚:贤能与愚笨。
不能言:沉默寡言。
中心:内心。
诬:欺骗。
亲戚:亲人。
情日疏:感情日渐疏远。
偶欲:偶尔想要。
南飞凫:比喻归乡的人或事物。

鉴赏

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哲理的诗歌,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开篇“浮云在虚空,随风复卷舒”两句,用浮动的云来比喻心境的自由自如,与自然和谐共存。接着“我心方处顺,动作何忧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然,即便是在变动不居的世事中,也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但言婴世网,不复得閒居”则流露出对世俗纷争的一种逃避心理,诗人似乎更向往一种超脱红尘、远离是非的生活状态。然而,“迢递别东国,超遥来西都”又显示出一种无奈与宿命,虽然渴望逃离,但现实中的责任和义务却让他不得不继续前行。

“见人乃恭敬,曾不问贤愚”透露出诗人待人的态度,无论对方賢愚,都以礼相待,这种宽容与尊重也许是他在复杂社会中的一种自我保护。即使如此,“虽若不能言,中心亦难诬”表达了内心的清白,即便是在无法言说的处境下,也不愿承受不公的指责。

“故乡满亲戚,道远情日疏”则是对家乡和亲人的一种思念,但由于距离遥远,这份情感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淡薄。最后,“偶欲陈此意,复无南飞凫”表达了诗人想要表达这份情意却又找不到合适的方式或载体,如同等待着那只传说中的南飞凫鸟,却始终未能如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路历程。

收录诗词(225)

储光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 籍贯:润州延陵
  • 生卒年:约706—763

相关古诗词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其五)

草木花叶生,相与命为春。

当非草木意,信是故时人。

静念恻群物,何由知至真。

狂歌问夫子,夫子莫能陈。

凤皇飞且鸣,容裔下天津。

清净无言语,兹焉庶可亲。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其六)

黄河流向东,弱水流向西。

趋舍各有异,造化安能齐。

妾本邯郸女,生长在丛台。

既闻容见宠,复想玄为妻。

刻画尚风流,幸会君招携。

逶迤歌舞座,婉娈芙蓉闺。

日月方向除,恩爱忽焉暌。

弃置谁复道,但悲生不谐。

羡彼匹妇意,偕老常同栖。

形式: 古风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其七)

日暮登春山,山鲜云复轻。

远近看春色,踟蹰新月明。

仙人浮丘公,对月时吹笙。

丹鸟飞熠熠,苍蝇乱营营。

群动汩吾真,讹言伤我情。

安得如子晋,与之游太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其八)

耽耽铜鞮宫,遥望长数里。

宾客无多少,出入皆珠履。

朴儒亦何为,辛苦读旧史。

不道无家舍,效他养妻子。

冽冽玄冬暮,衣裳无准拟。

偶然著道书,神人养生理。

公卿时见赏,赐赉难具纪。

莫问身后事,且论朝夕是。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