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其七)

日暮登春山,山鲜云复轻。

远近看春色,踟蹰新月明。

仙人浮丘公,对月时吹笙。

丹鸟飞熠熠,苍蝇乱营营。

群动汩吾真,讹言伤我情。

安得如子晋,与之游太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傍晚时分我登上春天的山峦,山中的野花和云朵都显得格外轻盈。
无论是近处还是远处,都能欣赏到春天的景色,新月明亮,我徘徊不前。
传说中的仙人浮丘公,在明亮的月光下吹奏笙箫。
红色的鸟儿闪闪发光,苍蝇们忙碌地飞舞。
世间的纷扰扰乱了我的本真,流言蜚语伤害了我的情感。
我多么希望能像古人子晋那样,与他一同遨游在那清幽的仙境。

注释

日暮:傍晚。
山鲜:山中的野花。
踟蹰:犹豫不决,徘徊。
新月:刚刚升起的月亮。
浮丘公: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丹鸟:红色的鸟,象征吉祥。
苍蝇:比喻世俗的纷扰。
群动:世间万物,包括纷扰的人群。
讹言:虚假的言论,谣言。
子晋:古代仙人,善于吹笙。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黄昏时分,诗人登山赏景的画面。开篇“日暮登春山”一句,便设定了时间与空间的氛围,给人以静谧而淡远之感。“山鲜云复轻”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接着,“远近看春色,踟蹰新月明”中,诗人将目光从远处的春色延伸到近处,捕捉那初升的明月,彰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与欣赏。

“仙人浮丘公,对月时吹笙”一句,则是诗人心灵深处对于超凡脱俗境界的一种向往。这里的“浮丘公”被赋予了仙人的形象,与明月相对,时而吹奏笙,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一种神秘与飘渺。

下片,“丹鸟飞熠熠,苍蝇乱营营”中,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春日里各种生物的活跃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繁华多彩,也映衬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而“群动汩吾真,讹言伤我情”则流露出诗人对于世间纷扰、是非之声所带来的不快与伤感。这里的“吾真”表达了对自己内在真挚自我的坚守,同时也透露了一种对于外界喧嚣所持有的疏离态度。

最后,“安得如子晋,与之游太清”一句,则是诗人对于追求高洁境界的渴望,希望能像古代圣贤子晋一般,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达到一种“游太清”的精神状态。这里既有对古人的景仰,也有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总体而言,此诗以其细腻的描写、深远的意境以及对超脱尘世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精神追求的独特感受。

收录诗词(225)

储光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 籍贯:润州延陵
  • 生卒年:约706—763

相关古诗词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其八)

耽耽铜鞮宫,遥望长数里。

宾客无多少,出入皆珠履。

朴儒亦何为,辛苦读旧史。

不道无家舍,效他养妻子。

冽冽玄冬暮,衣裳无准拟。

偶然著道书,神人养生理。

公卿时见赏,赐赉难具纪。

莫问身后事,且论朝夕是。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其九)

空山暮雨来,众鸟竟栖息。

斯须照夕阳,双双复抚翼。

我念天时好,东田有稼穑。

浮云蔽川原,新流集沟洫。

裴回顾衡宇,僮仆邀我食。

卧览床头书,睡看机中织。

想见明膏煎,中夜起唧唧。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其十)

四邻竞丰屋,我独好卑室。

窈窕高台中,时闻抚新瑟。

狂飙动地起,拔木乃非一。

相顾始知悲,中心忧且慄。

蚩蚩命子弟,恨不居高秩。

日入宾从归,清晨冠盖出。

中庭有奇树,荣早衰复疾。

此道犹不知,微言安可述。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同张侍御宴北楼

今之太守古诸侯,出入双旌垂七旒。

朝览干戈时听讼,暮延宾客复登楼。

西山漠漠崦嵫色,北渚沈沈江汉流。

良宵清净方高会,绣服光辉联皂盖。

鱼龙恍惚阶墀下,云雾杳冥窗户外。

水灵慷慨行泣珠,游女飘飖思解佩。

苍苍低月半遥城,落落疏星满太清。

不分开襟悲楚奏,愿言吹笛退胡兵。

轩后青丘埋䝟貐,周王白羽扫欃枪。

期君武节朝龙阙,余亦翱翔归玉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