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怡园曲社

絮搅天愁,花随水去,冶辰分外惊心。

屧声喧廊,尘香到处堪寻。

薰风沸暖笙歌地,早瞢腾、一片藤阴。昼沈沈。

不信欢场,不悟春深。

年时醒却华胥梦,笑閒招鹤侣,倦听鹃音。

木石心肠,吴儿那解新吟。

茶烟半向清池影,怕回看、浅鬓而今。更谁禁。

万竹斜阳,笛破穿林。

形式:

翻译

纷乱的思绪如絮,花朵随流水消逝,这美好的时光格外让人心惊。
木屐声在走廊回荡,四处弥漫着尘土的香气,仿佛可以追寻。
暖风吹过的地方,是笙歌喧闹之地,很快就被浓密的藤蔓树荫遮蔽,白天显得沉闷。
不相信这是欢乐的场所,也不明白春天已深沉。
每年此时,我从梦境中清醒,笑着邀请鹤群为伴,却疲倦于听杜鹃的啼鸣。
我心如木石般坚硬,江南人怎会理解新的诗篇。
茶烟飘散,倒映在清澈的池水中,我不敢回头看,如今的我已经两鬓斑白。
夕阳下,万竹林中笛声穿透,无人能禁锢这凄凉的景象。

注释

絮:比喻纷乱的思绪。
冶辰:指美好的时光。
喧廊:形容木屐声嘈杂。
瞢腾:形容昏沉或迷茫。
华胥梦:理想中的美好梦境。
鹤侣:以鹤为友,比喻高雅的生活。
新吟:新颖的诗歌或创作。
浅鬓:形容头发稀疏,暗示衰老。
笛破穿林:笛声穿透竹林,象征孤独或哀伤。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景色中蕴含的离别与感慨。"絮搅天愁,花随水去"以飘零的柳絮和流水象征着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触动了词人心中的愁绪。"屧声喧廊,尘香到处堪寻"写出了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然而词人却在其中感到了孤独和清醒,"冶辰分外惊心"表达了对繁华背后的虚幻的警觉。

"薰风沸暖笙歌地,早瞢腾、一片藤阴"描绘了夏日的热烈与慵懒,藤蔓下的凉荫成为词人暂时逃避现实的地方。然而,"昼沈沈"暗示了欢乐背后难以驱散的沉闷,词人意识到欢场虽盛,春意已深,人生如梦。

"年时醒却华胥梦,笑閒招鹤侣,倦听鹃音"进一步揭示了词人的超脱心境,他试图从鹤鸣中寻找宁静,但倦怠于哀鸟的啼叫,流露出对世事无常的无奈。"木石心肠,吴儿那解新吟"表达了词人对世俗情感的淡漠,认为他人无法理解他的内心世界。

"茶烟半向清池影,怕回看、浅鬓而今"通过清池倒影和自己日渐衰老的容颜,表达了岁月无情的感慨。最后,"万竹斜阳,笛破穿林"以悠扬的笛声穿透竹林,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词人似乎在期待着什么,却又无力阻止时光的流逝。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怡园曲社为背景,借景抒怀,展现了词人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516)

夏孙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李翰林墓(其一)

嗜酒傲明时,何因贺监知。

承恩金马诏,失意玉环词。

名与三闾并,身将四皓期。

匡山有书读,应亦叹归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南浦.艺风远自武昌邮示月湖看雨新词,渺渺秋怀,溢于言表。时吴中新结鸥隐词社,冷境喁于,殆如响应。次韵寄怀,不觉言之凄异也

泽畔共行吟,又几时疏莲,冷坠残粉。

风雨雁来迟,江潭句、依约汉南遥讯。

盈盈带水,料应常被乡心引。两家旧径。

知无主烟萝,飘零都尽。

软红梦影如尘,便不问铜驼,青衫珠迸。

摇落隔天涯,悲秋意、身到者番才信。

菰浦倦侣,祗招鸥鹭酬孤兴。吴枫驿暝。

望天际轻帆,爪寻霜印。

形式:

寄题无照西园

近地栖禅室,祇园草木薰。

鞋香花洞雨,衣润石栏云。

松吹和琴杂,茶烟到树分。

遥知道林辈,来此论玄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战城南

汉兵鏖战城南窟,雪深马僵汉城没。

冻指控弦指断折,寒肤著铁肤皲裂。

军中七日不火食,手杀降人吞热血。

汉悬千金购首级,将士衔枚夜深入。

天愁地黑声啾啾,鞍下髑髅相对泣。

偏裨背负八十创,破旗裹尸横道旁。

残卒忍死哭空城,露布独有都护名。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