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赋白鹇

惟馀虚名在,长江与苍山。

不逢尧舜世,终此若鸟闲。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宪所作的《梦中赋白鹇》。诗中描绘了诗人梦中所见的白鹇,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惟馀虚名在,长江与苍山。”这两句诗以“虚名”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然态度。他似乎在说,自己唯一留下的只有虚名,如同长江和苍山一样永恒而广阔。这里运用了自然界的宏大景象来衬托出个人名利的微不足道,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

“不逢尧舜世,终此若鸟闲。”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感叹自己没有遇到像古代圣君尧舜那样的时代,只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余生,仿佛一只自由自在的鸟儿。这里的“鸟闲”不仅指鸟的悠闲自在,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自我安慰。他或许在暗示,即便身处平凡甚至不如意的环境,也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梦境中的白鹇这一形象,寄托了诗人对于名利、时代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它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情怀,以及在逆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精神状态。

收录诗词(1)

胡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留题少林寺(其一)

少林来处岂无因,知有当年面壁人。

五叶一花元会得,莫将消息问残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留题少林寺(其二)

五乳峰前达磨居,徘徊山崦竹疏疏。

自从只履西归后,卓锡泉今问已无。

形式: 七言绝句

留题少林寺(其三)

曾已香山作隐居,双泉风月自萧疏。

不知小邓庵相近,馀地还能待我无。

形式: 七言绝句

示初公颂(其一)

昔日曾闻师子音,清风匝地满丛林。

不须更问西来意,晓月亭亭正露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