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
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
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看。
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
这首诗描绘了深冬的景象和农民的生活状态。"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写出了严寒的冬日,地面上覆盖着一层薄霜,河流中的水也被薄冰覆盖,显示出天气的寒冷。
"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则是说月亮像蟾蜍一样慢慢升起,其光线投射在地面上,而大雁飞过天际留下了几道残缺的痕迹。这里不仅描绘了冬夜的静谧,还透露出了一丝孤寂。
"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看"表明农业活动已经进入收获和储备的阶段,同时人们也开始关注着制作温暖的衣物来对抗即将到来的寒冷季节。这两句强调了农事的周期性以及人民生活的准备性。
"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则是描写了一种自然现象,即野鸡在冬日跳入冰冷的河水中,仿佛变成了水中的蜃(即鱼类),这里体现了生命力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精炼的语言,展现了深冬景色的苍凉与静谧,以及人们在严酷自然条件下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出农业社会中人们对于季节变换的顺应和准备,以及生命对环境适应性的赞美。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春冬移律吕,天地换星霜。
间泮游鱼跃,和风待柳芳。
早梅迎雨水,残雪怯朝阳。
万物含新意,同欢圣日长。
欲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
蚯蚓谁教出,王菰自合生。
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
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
芒种看今日,螗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
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
暖屋生蚕蚁,喧风引麦葶。
鸣鸠徒拂羽,信矣不堪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