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际新移松竹

三茎瘦竹两株松,瑟瑟翛翛韵且同。

抱节乍离新涧雪,盘根远别旧林风。

岁寒相倚无尘地,荫影分明有月中。

更待阳和信催促,碧梢青杪看凌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三根细竹和两棵松树挺立,风吹过时发出相似的飒飒声。
它们带着新生的节枝刚离开山涧的雪地,远离了往昔林间的风。
在寒冷的季节里彼此依偎,脚下土地纯净无尘,月光下树影斑驳分明。
待到温暖的春意催促生长,看那碧绿的枝梢直指云霄。

注释

三茎瘦竹:三根细长的竹子。
两株松:两棵松树。
瑟瑟:风吹动树叶的声音。
翛翛:形容风声或鸟羽声,这里指竹松在风中的声音。
韵且同:声音和谐一致。
抱节:竹子或松树的节,此处比喻坚持节操。
乍离:刚刚离开。
新涧雪:山涧新降的雪。
盘根:错综复杂的根系,比喻根基稳固。
远别:远离。
旧林风:以往林中的风,代指过去的环境。
岁寒:寒冬时节,比喻困境。
相倚:互相依靠。
无尘地:干净无污染的土地。
荫影分明:树荫清晰可见。
有月中:在月光的照耀下。
更待:再等待。
阳和:温暖的气候,春天的气息。
信催促:确信地促使,指春天的到来促使生长。
碧梢青杪:绿色的枝梢,指树木顶部。
看凌空:期待着它们高耸入云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冬日园林景象,通过对比和对应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力与和谐共生的赞美。首句"三茎瘦竹两株松"直接勾勒出画面中的主体——几股细长的竹子和两棵挺拔的松树,立即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其次,"瑟瑟翛翛韵且同"则是对这竹与松在寒风中发出的声响的描写,通过重叠使用"瑟"和"翛"两个字,传达出一种清脆而又连续不断的声音效果,同时强调了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和谐共鸣。

第三句"抱节乍离新涧雪,盘根远别旧林风"更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氛围。"抱节"指树木紧握自己的枝干,而"乍离"则意味着它们在新降的雪中与旧有的林间风景拉开了一定的距离。这两组对比鲜明的动作,既突出了竹松在严冬中的坚韧,也映衬出其与周遭环境的紧密联系。

接着,"岁寒相倚无尘地"表达了时间流逝与自然清洁的意境。"岁寒"即年岁的流转与严寒的气候,"相倚"则是竹松之间的依偎。而"无尘地"则使整个画面变得异常纯净和宁静。

再往下文,"荫影分明有月中"则将视角提升至夜景,竹影与月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月亮似乎赋予了这静谧之地以某种神秘感。

最后两句"更待阳和信催促,碧梢青杪看凌空"则是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自然生长力量的歌颂。"更待"表达了一种等待,"阳和信"意味着春日温暖的阳光与生机勃发的景象。而"碧梢青杪看凌空"则是对竹子在新一季中茁壮成长,直指苍穹的描绘。

整首诗通过对竹和松的观察,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四季更迭,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思游峨嵋寄林下诸友

刚有峨嵋念,秋来锡欲飞。

会抛湘寺去,便逐蜀帆归。

难世堪言善,闲人合见机。

殷勤别诸友,莫厌楚江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春兴

柳暖莺多语,花明草尽长。

风流在诗句,牵率绕池塘。

叫切禽名宇,飞忙蝶姓庄。

时来真可惜,自勉掇兰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春居寄友生

莎径荒芜甚,君应共此情。

江村雷雨发,竹屋梦魂惊。

社过多来燕,花繁渐老莺。

相思意何切,新作未曾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春雨

欲布如膏势,先闻动地雷。

云龙相得起,风电一时来。

霢霂农桑野,冥濛杨柳台。

何人待晴暖,庭有牡丹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