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莎径荒芜甚,君应共此情。
江村雷雨发,竹屋梦魂惊。
社过多来燕,花繁渐老莺。
相思意何切,新作未曾评。
此诗描绘了一种深沉而又淡远的情感与景象。首句“莎径荒芜甚,君应共此情”表达了对荒废园径的感慨,以及希望友人能够理解这种心情。这里的“莎径”指的是杂草丛生的小路,常用来形容自然环境的荒凉和人事的冷清。
第二句“江村雷雨发,竹屋梦魂惊”则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雨给人带来的惊吓。这里的“江村”是典型的田园风光,而“竹屋”则暗示了诗人的隐居生活。“梦魂惊”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恐惧。
第三句“社过多来燕,花繁渐老莺”表达了一种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情感。这里的“社”指的是古代宗族或村落共同祭祀的场所,而“燕”则是春天常见的鸟类,它们在此处象征着时光的轮回和生灵的迁徙。“花繁渐老莺”则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情景,花开花落,岁月匆匆,而莺鸟(一种鸟名)已不再年轻。
最后两句“相思意何切,新作未曾评”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自己作品的自信。这里的“相思意”指的是与远方亲朋好友之间的情谊,而“新作未曾评”则透露了一种期待他人评价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人事更迭以及内心深处相思之意的感慨。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欲布如膏势,先闻动地雷。
云龙相得起,风电一时来。
霢霂农桑野,冥濛杨柳台。
何人待晴暖,庭有牡丹开。
处处碧萋萋,平原带日西。
堪随游子路,远入鹧鸪啼。
金谷园应没,夫差国已迷。
欲寻兰蕙径,荒秽满汀畦。
含桃花谢杏花开,杜宇新啼燕子来。
好事可能无分得,名山长似有人催。
檐声未断前旬雨,电影还连后夜雷。
心迹共师争几许,似人嫌处自迟回。
数日不见日,飘飘势忽开。
虽无忙事出,还有故人来。
已尽南檐滴,仍残北牖堆。
明朝望平远,相约在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