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居寄友生

莎径荒芜甚,君应共此情。

江村雷雨发,竹屋梦魂惊。

社过多来燕,花繁渐老莺。

相思意何切,新作未曾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小路布满荒草,你应能体会这份情感。
江边村落雷雨交加,竹制小屋中梦被惊扰。
春社已过燕子频繁来访,花朵繁盛莺鸟却显老态。
相互思念的情感多么深切,新近的作品还未来得及评价。

注释

莎径:长满莎草的小路。
荒芜:杂草丛生,无人打理的样子。
君:指对方,你。
共此情:共同拥有或理解这种情感。
江村:江边的村庄。
雷雨发:雷雨发生,形容天气状况。
竹屋:用竹子建造的房屋。
梦魂惊:梦中受到惊吓。
社过:春社已过,春社是古代春季祭祀土地神的节日。
多来燕:燕子经常飞来,象征春天与归来。
花繁:花朵盛开,茂盛的样子。
老莺:可能指年长的黄莺,也可能是听多了春天声音而显疲惫的莺。
相思:互相思念,深情的想念。
意何切:情感多么迫切、深切。
新作:最近创作的作品。
未曾评:还没有被评价或讨论过。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深沉而又淡远的情感与景象。首句“莎径荒芜甚,君应共此情”表达了对荒废园径的感慨,以及希望友人能够理解这种心情。这里的“莎径”指的是杂草丛生的小路,常用来形容自然环境的荒凉和人事的冷清。

第二句“江村雷雨发,竹屋梦魂惊”则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雨给人带来的惊吓。这里的“江村”是典型的田园风光,而“竹屋”则暗示了诗人的隐居生活。“梦魂惊”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恐惧。

第三句“社过多来燕,花繁渐老莺”表达了一种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情感。这里的“社”指的是古代宗族或村落共同祭祀的场所,而“燕”则是春天常见的鸟类,它们在此处象征着时光的轮回和生灵的迁徙。“花繁渐老莺”则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情景,花开花落,岁月匆匆,而莺鸟(一种鸟名)已不再年轻。

最后两句“相思意何切,新作未曾评”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自己作品的自信。这里的“相思意”指的是与远方亲朋好友之间的情谊,而“新作未曾评”则透露了一种期待他人评价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人事更迭以及内心深处相思之意的感慨。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春雨

欲布如膏势,先闻动地雷。

云龙相得起,风电一时来。

霢霂农桑野,冥濛杨柳台。

何人待晴暖,庭有牡丹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春草

处处碧萋萋,平原带日西。

堪随游子路,远入鹧鸪啼。

金谷园应没,夫差国已迷。

欲寻兰蕙径,荒秽满汀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春寄尚颜

含桃花谢杏花开,杜宇新啼燕子来。

好事可能无分得,名山长似有人催。

檐声未断前旬雨,电影还连后夜雷。

心迹共师争几许,似人嫌处自迟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春雪初晴喜友生至

数日不见日,飘飘势忽开。

虽无忙事出,还有故人来。

已尽南檐滴,仍残北牖堆。

明朝望平远,相约在春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