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竹状玲珑,庭闱尽处中。

不由经纬力,安有卷舒功。

春昼曾妨燕,寒宵岂隔风。

都堂重献赋,明处忆牢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精巧编成竹状结构,坐落在庭院深处。
无需借助经纬之力,何来卷曲舒展的能耐。
春日里曾妨碍过燕子,寒冷的夜晚怎能阻隔风的吹拂。
在都堂再次呈上诗赋,明亮之处想起被束缚的日子。

注释

编竹:制作成竹的样子。
玲珑:精致巧妙。
庭闱:庭院深处。
经纬力:编织或构造的力量。
卷舒功:卷起和展开的能力。
妨:妨碍。
燕:燕子。
隔:阻挡。
都堂:朝廷或大型官署。
献赋:呈献诗文。
忆:回忆。
牢笼:束缚或限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的生活画面,通过细腻的语言展示了古人对日常物品的匠心与情感。"编竹状玲珑"一句,以竹为材料制成精巧的窗棂,既表现了手工艺人的技艺,又透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美学的欣赏。

"庭闱尽处中"则是说这般精致之物布置在家中的每一个角落。这里的“庭闱”指的是宅邸中的院子和走廊,"尽处中"强调了这些装饰品无处不在的存在感。

接下来的两句"不由经纬力,安有卷舒功"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不需刻意雕琢的生活态度。"经纬"指的是织物中的经线和纬线,而这里则比喻为人生和命运,不必强求改变。

至于"春昼曾妨燕,寒宵岂隔风",诗人通过对季节的感受来表达情绪。春天的日光延长了白昼,使得懒散的午后时光变得难以捉摸,而夜晚则是寒冷而又不阻挡风的。这两句描写出一种随遇而安的情怀。

最后两句"都堂重献赋,明处忆牢笆"显示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都堂"可能指的是某个公共场所或官府建筑,而"重献赋"则是说在这样的地方再次吟诵古人留下的诗文。"明处忆牢笆"中的“明处”可以理解为心中明白之处,"牢笆"则指的是过去的生活或记忆,这里用了“牢笼”来比喻,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物象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日常生活之美的独特领悟,以及对于过去记忆的深切情感。

收录诗词(26)

杜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名臣,唐朝名相杜佑之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登进士第,补扬州观察推官,历知乾、扬、天雄、永兴、并等州军,以善于治狱闻名。庆历七年(1047年),以太子少师致仕,累加至太子太师,封祁国公。寓居南都十年后,于嘉祐二年(1057年)去世,年八十。获赠司徒兼侍中,谥号“正献”。善诗,工书法,所写正、行、草书皆有章法,为世人推重。《两宋名贤小集》收有《杜祁公摭稿》一卷,《全宋诗》录有其诗

  • 字:世昌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978年—1057年3月17日

相关古诗词

幽居即事

寂寂复寂寂,告老閒居日。

径草高于人,林鸟熟如客。

黄卷不释手,清风常满室。

内顾平生心,无过此时适。

形式: 古风

谁种幽花傍浅清,含红怨绿影亭亭。

云归巫女妆犹润,浴出杨妃困未醒。

好把芳杨临晚岸,莫教飞片逐浮萍。

相看最忆吴船路,万里芙蓉水满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钱光禄两张卿退居

七十引年遵礼经,君家何事最为荣。

清朝叔侄同辞禄,归去田园尽列卿。

远近溪山资胜赏,往还舟楫称闲行。

谁知东路贤哉叹,二阮方能继此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新居感咏

无似老且病,惟恐归田迟。

一旦得引年,九天还听卑。

尚沾二品禄,俾尽百年期。

恩深沦骨髓,感极横涕洟。

始营菟裘地,来向濉水湄。

城隅最穷僻,匠者宁求奇。

卜筑悉由己,轩牖亦随宜。

外以蔽风雨,内以安妻儿。

燕雀莫群噪,鹪鹩才一枝。

因念古圣贤,名为千古垂。

何尝广居室,俭为后人师。

亚圣乐箪食,寝丘无立锥。

文终防势夺,去病耻家为。

文园四壁立,郑公小殿移。

伊余具员者,适会承平时。

无术毗万务,无才抚四夷。

为郡亦龊龊,劳心徒孜孜。

保身已天幸,拊己宜自知。

开卷颜间厚,复惧来者嗤。

勖哉知止足,清白犹可追。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