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试风化下

霁阙露穹崇,含生仰圣聪。

英明高比日,声教下如风。

静发宸居内,低来品物中。

南薰歌自溥,北极响皆通。

蘋末看无状,人间觉有功。

因今委泥者,睹此忘途穷。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翻译

雨过天晴,宫殿高耸,万物仰望圣明的耳聪。
君主的英明如同太阳般照耀,声威教化像风一样普降。
宁静之声从皇宫内传出,谦和地降到世间万物之间。
南方的和煦之音广泛传播,北极之地也能听到回响。
即使微小如萍末,也能看出其作用,人间受益匪浅。
此刻身处困境的人,看到这一切,仿佛忘记了路途的尽头。

注释

霁阙:雨过天晴的宫殿。
穹崇:高耸。
含生:万物。
圣聪:圣明的耳朵。
英明:君主的英明。
声教:声威教化。
宸居:皇宫。
品物:世间万物。
南薰:南方的和煦之音。
溥:广泛。
北极响:北极之地的回响。
无状:微小。
人间:人间。
有功:有益。
委泥者:身处困境的人。
途穷:路途尽头。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名为《国学试风化下》。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国家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

“霁阙露穹崇”一句,以宏伟的建筑比喻国家的学府或教育机构,充满了庄严肃穆之美。"含生仰圣聪"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圣贤智慧的向往和敬仰。

“英明高比日,声教下如风”两句,通过将诗人的英明智慧比作太阳,将其教育言论比作春风,展示了一种光辉灿烂、温暖而又无处不在的形象。

“静发宸居内,低来品物中”表达了诗人在深宫之内静心思考,仔细品味万物的态度。"南薰歌自溥,北极响皆通"则展示了一种文化和教育的普及,无论南北,都能听到诗人的声音。

“蘋末看无状,人间觉有功”两句,通过对比自然界中小草的微小与诗人所追求的巨大成就,强调了诗人对于自身作用的认识和肯定。

最后,“因今委泥者,睹此忘途穷”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困境,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不被挫败所动摇,继续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和前行。

收录诗词(320)

薛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 字:太拙
  • 籍贯: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
  • 生卒年:817-880年

相关古诗词

春色满皇州

蔼蔼复悠悠,春归十二楼。

最明云里阙,先满日边州。

色媚青门外,光摇紫陌头。

上林荣旧树,太液镜新流。

暖带祥烟起,清添瑞景浮。

阳和如启蛰,从此事芳游。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春雨

电阔照潺潺,惊流往复还。

远声如有洞,迷色似无山。

利物乾坤内,并风竹树间。

静思来朔漠,愁望满柴关。

迸湿消尘虑,吹风触疾颜。

谁知草茅径,沾此尚虚闲。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秋雨

宿雨觉才初,亭林忽复徐。

簇声诸树密,悬滴四檐疏。

省漏疑方丈,愁炊问斗储。

步难多入屐,窗浅欲飘书。

动蠖苍苔静,藏蚕落叶虚。

吹交来翕习,雷慢歇踌躇。

滞已妨行路,晴应好荷锄。

醉楼思蜀客,鯹市想淮鱼。

径草因缘合,栏花自此除。

有形皆霢霂,无地不污潴。

境晦宜甘寝,风清□退居。

我魂惊晓簟,邻话喜秋蔬。

既用功成岁,旋应惨变舒。

仓箱足可恃,归去傲吾庐。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送李殷游京西

立马送君地,黯然愁到身。

万途皆有匠,六义独无人。

莫怪敢言此,已能甘世贫。

时来贵亦在,事是掩何因。

投刺皆羁旅,游边更苦辛。

岐山终蜀境,泾水复蛮尘。

埋没餐须强,炎蒸醉莫频。

俗徒欺合得,吾道死终新。

展分先难许,论诗永共亲。

归京稍作意,充斥犯西邻。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