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仲麟

槜李城边送客船,梅花一别又三年。

清风朗月思元度,骏马名姬羡谪仙。

湖海倦游予白发,园林真乐子青毡。

楚生卜宅平生志,归日相从学力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寄陈仲麟》。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情感和深厚的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首句“槜李城边送客船”中的“槜李”,即是槐李树,常用来形容边塞之地。诗人在城边为远行的朋友送行,这里传达了一种离别的惆怅情怀。

接着,“梅花一别又三年”表露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贞和高洁,而“一别又三年”则显示出长时间的分别和期待重逢之情。

第三句“清风朗月思元度”,诗人在清新的风光与明亮的月色中,回忆起往日与友人的美好时光。“元度”指的是古代名将,可能是用来比喻朋友的英勇或高尚品格。

第四句“骏马名姬羡谪仙”,通过对骏马和名姬(可能指美貌女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这里的“谪仙”即是仙人或道士,代表着一种追求灵魂自由与解脱尘世羁绊的心境。

第五句“湖海倦游予白发”,诗人的旅行使他感到疲惫,而“白发”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沉重。诗人在经历了无数湖海之旅后,感慨于年华老去。

第六句“园林真乐子青毡”,诗人提到“园林”,即是园囿,代表着一种静谧而美好的生活环境。“真乐”表达了一种内心的满足与喜悦,而“子青毡”则可能指代某种高雅的艺术享受或精神追求。

末两句“楚生卜宅平生志,归日相从学力田”,诗人提到“楚生”(可能是自指),表明了他对生活有着坚定的信念和规划。最后,“归日相从学力田”则传达了一种归隐田园、与朋友共同学习耕作的愿望,展现出一种对简单而质朴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写,以及对友情和自由生活的深切渴望,勾勒出了一个充满情感和理想的人生画卷。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寄陈南翔张伯成主宾

山水未游遍,其如归梦何。

独怜黄渚月,相隔白沤波。

秋尽那无雁,霜迟尚有荷。

终期共灯火,插架异书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寄武康王居正

曾向清溪采白蘋,江东日暮别经春。

投金濑上思归客,浮玉山前忆故人。

千里云萍应念我,一庭风树敢忘亲。

挂蓑石暖苔衣厚,拟买渔舠作近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赵春洲莫两山

湖山满目旧游空,风景荒凉客路穷。

雨意忽生桐叶外,秋光都在木樨中。

乾坤混混多游骑,江汉寥寥有断鸿。

自古隐人多嗜酒,却怜无酒醉新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寄屠存博

三年尘土白须眉,拟向西湖濯客衣。

林下杜鹃犹劝去,海边鸥鸟亦知几。

及瓜将得葵丘代,存菊须寻栗里归。

见说中山屠博士,乡心也趁白云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