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语别在中夜,登车离故乡。
曙钟寒出岳,残月迥凝霜。
风柳条多折,沙云气尽黄。
行逢海西雁,零落不成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离别故乡的凄凉图景。开篇“语别在中夜,登车离故乡”两句,迅速勾勒出诗人深夜与亲朋好友道别,并踏上归途的情境。“曙钟寒出岳,残月迥凝霜”写出了清晨的景象,寺庙里的钟声在山间回荡,残余的月光映照着即将消散的霜花,一派寂静而冷清的氛围。
“风柳条多折,沙云气尽黄”两句,则通过柳枝在风中摇曳并折断,以及沙漠上飘浮着的尘埃与云雾交织成黄色的景象,传达出一种秋天萧瑟、荒凉之感。同时,这也象征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不舍。
“行逢海西雁,零落不成行”则是说在旅途中遇见了南迁的雁群,但它们并没有形成整齐的队形,而是零散而过。这既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依。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离别、清晨山谷、秋天荒野和鸟儿南迁等景象的刻画,表达了诗人离乡背井时的孤寂感和对故土的深情。每个意象都巧妙地传递着一种生离死别的情愫,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淡淡的忧伤色彩。
不详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吴楚半秋色,渡江逢苇花。
云侵帆影尽,风逼雁行斜。
返照开岚翠,寒潮荡浦沙。
余将何所往,海峤拟营家。
长亭晚送君,秋色渡江濆。
衰柳风难定,寒涛雪不分。
猿声离楚峡,帆影入湘云。
独泛扁舟夜,山钟可卧闻。
金马诏何晚,茂陵居近修。
客来云雨散,鸟下梧桐秋。
迥汉衔天阙,遥泉响御沟。
坐看凉月上,为子一淹留。
野人闲种树,树老野人前。
居止白云内,渔樵沧海边。
呼儿采山药,放犊饮溪泉。
自著养生论,无烦忧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