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赠别

长亭晚送君,秋色渡江濆。

衰柳风难定,寒涛雪不分。

猿声离楚峡,帆影入湘云。

独泛扁舟夜,山钟可卧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在傍晚的长亭为你送别,秋色横渡过江边。
枯萎的柳树在风中摇摆不定,寒冷的波浪翻滚仿佛与雪混为一谈。
猿猴的啼声中你离开楚地的峡谷,船帆的影子消失在湘江的云雾之中。
我独自乘着小舟在夜里航行,山中的钟声隐约可以躺着聆听。

注释

长亭:古代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子,常作送别之地。
君:指朋友或亲人,这里指被送别的人。
秋色:秋季的景色,此处借以表达离别的愁绪。
渡江濆:江边,濆是岸边的意思。
衰柳:枯萎的柳树,常用以描绘凄凉的离别场景。
风难定:风不停息,比喻心情不平静。
寒涛:寒冷的波浪,形容江面景象,也暗含离情的凄冷。
雪不分:浪花与雪难以分辨,形容水色与雪色相近,也指心情迷茫。
猿声:猿猴的叫声,常在文学中象征离愁别绪。
离楚峡:离开楚地的峡谷,楚峡通常指的是长江三峡一带,这里代指出发地。
帆影:船帆的影子,象征远行的人。
湘云:湘江上的云,湘江流经湖南,这里泛指远方。
独泛扁舟:独自乘坐小船,扁舟常用来形容孤独的旅行。
夜:夜晚,增加离别和旅途的孤寂感。
山钟:山中寺庙的钟声,给人以宁静超脱之感。
可卧闻:可以躺着听到,表现一种随性自在或孤独倾听的状态。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深秋送别的景象。开篇即以“长亭晚送君”设定情境,表达了送行人在长亭与友人道别的愁苦之情。"秋色渡江濆"则描写了秋天的景色随着江水一同流动,显得分外凄凉。接下来的"衰柳风难定,寒涛雪不分",通过柳树的萧萧作响和无法区分的细小雪花,增添了一份秋夜的寂静与寒冷。

诗人随后转向自然声响,如“猿声离楚峡”中的猿啼声,是对远行者心中不舍之情的一种写照。"帆影入湘云"则是送别者眼前的景象,朋友的船只渐渐消失在云雾之中,显得无比孤独。

最后两句“独泛扁舟夜,山钟可卧闻”,诗人独自驾着小舟,深入夜色之中,那远处传来的寺庙钟声,似乎成为了送别者唯一的安慰。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送行人的孤独与怀念,以及秋日里无法言说的忧愁。

收录诗词(174)

马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 字:虞臣
  • 籍贯:唐定州曲阳(今陕西省华县)
  • 生卒年:799—869

相关古诗词

过故人所迁新居

金马诏何晚,茂陵居近修。

客来云雨散,鸟下梧桐秋。

迥汉衔天阙,遥泉响御沟。

坐看凉月上,为子一淹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过野叟居

野人闲种树,树老野人前。

居止白云内,渔樵沧海边。

呼儿采山药,放犊饮溪泉。

自著养生论,无烦忧暮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过灊岳

塞上徵兵久,淮南赋敛多。

抱琴方此去,为县欲如何。

灊岳积苍翠,皖溪生素波。

真君松庙近,公退为谁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别灵武令狐校书

北风吹别思,落月度关河。

树隐流沙短,山平近塞多。

雁池戎马饮,雕帐戍人过。

莫虑行军苦,华夷道正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