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初住古寺时的日常与心境。首句“未能舍良友,不觉出山扉”透露出诗人对旧友的不舍,虽已离开山中居所,但心中仍牵挂着挚友。接着,“竹岛来筇杖,松梢挂衲衣”两句,以自然景物衬托出僧人的生活状态,筇杖和衲衣是僧侣身份的象征,也暗示了他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江城无事到,乡梦有时归”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在宁静的江城中闲适度日,偶尔会梦见故乡,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最后,“明发鹅潭北,群鸥各自飞”以清晨的景象收尾,鹅潭北的景色与飞翔的群鸥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初住古寺时的日常生活与内心情感,既有对旧友的怀念,也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