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横梁放舟还郡

解䌫横梁渡,鸣桡濯锦川。

秋山初过雨,夕涨欲浮天。

四野明残照,孤城合暮烟。

愧无仁者政,竹马亦桥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横梁渡口乘船返回郡城的途中所见之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

首联“解䌫横梁渡,鸣桡濯锦川”,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渡口的景象。解开缆绳,船只缓缓驶向宽阔的河流,河面如锦,波光粼粼,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流动的色彩所浸染。这里运用了“横梁渡”和“鸣桡”两个意象,既描绘了渡口的宁静与繁忙,也暗示了诗人即将开始的旅程。

颔联“秋山初过雨,夕涨欲浮天”,进一步渲染了沿途的自然风光。秋日的山峦在雨水的洗礼后显得更加清新脱俗,云雾缭绕,仿佛与天空相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里的“雨”不仅指自然界的雨水,也可能暗喻了诗人内心的洗涤与净化。

颈联“四野明残照,孤城合暮烟”,则将视角转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夕阳的余晖洒满大地,照亮了四周的田野,而远处的孤城则被傍晚的烟雾环绕,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静谧。这一联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类居住地之间的和谐共存。

尾联“愧无仁者政,竹马亦桥边”,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能力的谦逊与对理想政治的向往。虽然自己可能无法实现仁者的政治理念,但依然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如同竹马一样,简单而坚韧,为社会带来正面的影响。这一联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与道德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角色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9)

姚汝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晓舟即事

野寺侵云出,千家草色匀。

晚风吹浪白,夜雨湿苔新。

去雁声何急,当楼鼓尚频。

回看烟树合,残月下城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项里西楚霸王庙

符命通神契,天心屈霸图。

风云空叱咤,陵庙且榛芜。

悔失师中范,徒怜帐下虞。

江东馀父老,伏腊走村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怀陆仲长

京洛追游处,春风次第吹。

官从一命始,别是隔年期。

药裹趋中禁,方书得上池。

正逢欣赏日,未许动乡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涌泉寺

单车行树杪,草屐到僧家。

旋吸泉龙水,新烹谷雨茶。

峰稠凝暮霭,松暗落轻花。

归路携馀兴,褰帷看月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